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不生病的智慧系列:從裡到外說健康 作者:王禮鳳

不生病的智慧系列:從裡到外說健康 作者:王禮鳳

第二部份: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2)

[日期:2016-05-29] 來源:  作者:王禮鳳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發燒
  
  發燒是發熱的俗稱,和上火不同,發燒是指體溫升高,高於正常水平(對大多數正常人來說,口腔體溫范圍在℃~℃之間,腋窩在℃~℃,直腸在℃~℃)。而上火只是一些自我感覺或者出現一些類似於“火”樣的症狀,如口渴、便秘等,但實際體溫並不升高。
  
  體溫多高才算發燒呢?一般來說,我們都習慣用測量腋下溫度的辦法來判斷是否發熱,並界定發熱的程度。如果腋下溫度高於℃,就可以確定發熱了。當然,這些都是在安靜的狀態下測的,如果在劇烈運動之後測得這樣的體溫,是不能定為發燒的。
  
  因為所患疾病的種類不同,病人之間的體質狀況有差異,所以不同的疾病,其發熱的程度不一樣。如一般的扁桃體炎所引起的發熱可高達℃;而如果是流行性乙型腦炎,則體溫可在℃以上。
  
  在臨床中,發燒是很多疾病都會出現的一種症狀,引起發燒的疾病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是外感疾病。外感疾病是引起發燒最常見的原因,比如受了風寒、風熱、暑熱、濕熱或者燥熱病邪,都能引起發燒。這類發燒的特點是,發燒的同時,往往會伴 隨著怕冷的感覺。如果是感受了風寒邪氣,則惡寒的感覺會很突出,有時候會出現發燒,但卻喜歡蓋被加衣等類似保暖的願望。其他幾種病邪所引起的發燒,惡寒較 輕,經歷的時間也短一些,在發燒的同時會伴隨有口渴、咽痛、汗出、舌尖發紅等表現。中醫認為發熱是正邪雙方斗爭時產生的一種人體陽氣過剩,機能亢奮的表 現。外感病時,外界的陽熱邪氣加於人體,導致人體陽氣絕對偏盛,使陰陽關系遭到破壞,從而引起了發熱。
  
  二是內科疾病。內傷疾病可 以導致人體髒腑功能失調,氣血失和,人體陰陽失衡,若陽盛則表現為發熱。常見的疾病如晚期腫瘤患者會出現發熱症狀,這類發燒能夠找到原發病灶:患者因腫瘤 消耗而消瘦,伴有疼痛;長期積食,郁而化熱,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低下、大便稀薄等表現;血液淤滯不通,積久化熱,常常有疼痛、腫塊、舌質紫暗或有淤斑。還 有氣虛也可以引起發熱,氣虛發熱的患者多有四肢無力、精神不振、少氣懶言等表現。其他如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白血病等疾病也能引起發熱。
  
  所以,如果人體發熱,首先要從這兩個方面去找原因。
  
  冷汗
  
  出汗是人體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有兩種作用,一是將體內的一些毒素隨汗液排出體外;另一種作用,就是通過排汗,使毛孔開張散熱,從而把人體的溫度調節到正常水平。正常人都會出汗,但是正常人所出的汗量少,幾乎感覺不到,汗出之後也不會有發冷的感覺。
  
  出冷汗,是一種病態的表現。出汗的時候,感覺皮膚發涼、怕冷,多是由於陽氣不足所致。“汗為心之液”,汗是人體津液的一部分,正常情況下,受到人體陽氣的固攝而不會隨便外溢。人體陽氣不足,不能收攝津液,就會有冷汗出。
  
  手腳冰涼
  
  有人手腳經常是涼涼的,夏天也不例外;如果發燒時,手腳冰涼,往往是病情嚴重的表現。手腳冰涼的主要原因有:
  
  1.心髒衰弱,無法使血液供應到身體末梢部位。
  
  2.體內血液量不夠,如貧血的人經常會覺得四肢發涼。
  
  3.胃腸功能不調或身體虛弱,機體散發熱量的能力低,抵抗力弱,抗寒能力差,因而容易感到手腳發涼。除此之外,這類病人還怕冷,吃涼東西或受涼後容易胃痛。
  
  4.好靜少動,血液循環速度太慢,產熱能力不足,也會加劇冷感。
  
  5.過度緊張。如有些人在上台表演前,會有心跳加快,手腳發涼的感覺,這和出冷汗的道理是一樣的。
  
  6.衣物不夠保暖、天氣冷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間,都會讓血流量減少,血行速度減緩,以致手腳冰涼。
  
  以上種種原因,歸根結底都是陽氣不足造成的,陽氣不足,造成血行不暢,沒有足夠的能量傳達到手腳,手腳自然會冰涼了。
  
   手腳冰涼的朋友,應該有意識地多吃些溫熱御寒的食物,以補充體內的陽氣。比如牛肉、羊肉、狗肉、蝦米、核桃、辣椒等都能補充陽氣。生活在北方的人都知 道,一到冬季就要多吃羊肉,這樣才不會怕冷。南方人也有在冬季吃狗肉的習慣,這兩種食物都是溫熱性的,能夠補充人體的陽氣。另外,體育鍛煉也很重要,生命 在於運動,動則陽氣生。不過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量力而行,貴在堅持,這樣,就會使人的體質逐漸增強,手腳冰涼的情況也會隨之消失。
  
  瘙癢
  
  皮膚瘙癢,是一種最常見的不適感覺,有時候比疼痛還讓人難以忍受。一個患者曾這樣描述自己的痛苦:“我全身皮膚下面就像有幾千只蟲子在跑,無法控制,又不好意思用手去撓,內心很煩躁,坐立不安,只好強忍著。晚上回到家,恨不得用開水去燙皮膚。”
  
   引起瘙癢最主要的原因是皮膚病,比如濕疹、頭癬、手(足)癬、體癬、股癬、花斑癬、神經性皮炎、毛囊炎等。過敏也是引起皮膚瘙癢的常見原因之一,如蕁麻 疹、過敏性皮炎、藥物過敏等等,對於這類瘙癢,遠離引起過敏的物質或環境就可以了。很多女性都經歷過化妝品過敏的折磨,一旦化妝品過敏,就會在塗抹化妝品 的地方出現劇烈瘙癢,皮膚變紅,起皮疹,弄不好還會留下一些色斑、疤痕,影響美觀,這時候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立即徹底清洗塗有化妝品的皮膚。此 外,一些疾病如尿毒症、糖尿病患者也會出現全身瘙癢。
  
  《黃帝內經》上講,諸痛癢瘡均屬火,都是由於風邪、暑邪等入侵身體,產生火 邪的緣故,以致血虛風燥,皮膚瘙癢。這時切記不要使勁撓,以免抓破皮膚,引起感染。平時我們可多吃些去心火的食物,如百合、藕、苦瓜、梨等,夏天多吃些瓜 類食品,幾乎所有的瓜果都有去火的功效。另外,家裡最好備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如板藍根沖劑、黃連上清片等。
  
  異味
  
  我們經常會在電影中看到這樣的場景:警犬在犯罪現場聞一聞,就可以直接找出凶手。這是因為凶手作案時,在犯罪現場留下了身體的氣味。
  
   正常人的身體都會有一些特殊的氣味,這種氣味是很微妙的,只有在非常近的距離才能夠聞到,比如戀人在擁抱的時候,可以聞到對方身體的特殊氣味。現代醫學 發現,男人身上那股若有若無、時輕時重的氣息,對女性的精神、情感與*都有不小的影響。比如,研究人員從男人腋下收集氣味,並與酒精混合,塗在一批月經不 調的未婚女子嘴唇上,一段時間後,她們的月經出乎意料地恢復了正常。於是科學家提出設想,將男性氣味制成香水,作為女性保健用品。
  
  這些都是正常的特殊氣味,不是病態的異味。當人體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時,那可得當心了,要注意是不是身體內部出了問題。
  
  有次,一個鄰居來串門,還沒開始說話,我就聞到一股強烈的異味,於是問:“最近身體沒什麼問題吧?”她說:“小腹有點痛。”後來經檢查確診,患了嚴重的盆腔炎。
  
   身體發出異味往往具有診斷性作用,不容忽視。例如,呼出的氣體中有爛蘋果味兒,這人一定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腳汗多或腳癬會有腳臭味;支氣管擴張病人的 痰液有惡臭味;肺膿腫患者咳出的痰液有血腥味,等等。有經驗的母親一定知道,如果小孩放屁很臭或者大便有臭雞蛋味,一定是消化不良。如果病人身體有氨味, 就應該采取措施防止肝昏迷;而尿中出現氨味則是膀胱炎的征兆。有一年夏天,我的一個同學身上有一股濃烈的氨味,宿捨的同學們都說他尿床,不願和他接近,後 來經檢查他患有膀胱炎。可見身體的異味不僅是疾病的信號,也會成為社交中的一大障礙。
  
  怪夢
  
  一提到夢,大 家都很熟悉,每個人都有做夢的經歷。做夢是伴隨著睡眠而出現的一種下意識的思維活動,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有人這樣解釋夢:人腦就像電腦一樣,內 存是有限的,如果白天想的事情太多,思維活動過於活躍,輸入大腦的信息太多,這些思想就需要釋放掉一部分,否則頭腦中可供利用的“空間”會越來越少,夢便 是排解這種信息的主要方式。如此方能夠保持頭腦清醒,一覺醒來,精神煥發。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想來不無道理。
  
  可是 有人卻經常做怪夢,一些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現、也從未思考過的事情老是在夢境中出現,並且醒來之後,仍昏昏欲睡,萎靡不振。我的一個病人就是這樣,最近總感 覺睡不夠,不論睡多長時間都感覺頭昏腦沉;最讓他痛苦的是,一睡著就開始做一些奇怪的夢,比如夢見普京、布什來和他談話,聽起來就像是幻覺一樣。如果一個 人經常這樣,那就不再是正常的現象了,一定是疾病在向你發出警告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部份:序: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救命觀音(1) 第2頁:第一部份:序: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救命觀音(2)
第3頁:第一部份:疾病是老天派來提高我們體質的調皮鬼(1) 第4頁:第一部份:疾病是老天派來提高我們體質的調皮鬼(2)
第5頁:第一部份:疾病是老天派來提高我們體質的調皮鬼(3) 第6頁:第一部份:疾病是老天派來提高我們體質的調皮鬼(4)
第7頁:第一部份:從根子上找到生病的原因(1) 第8頁:第一部份:從根子上找到生病的原因(2)
第9頁:第一部份:從根子上找到生病的原因(3) 第10頁:第一部份:從根子上找到生病的原因(4)
第11頁:第二部份: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1) 第12頁:第二部份: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2)
第13頁:第二部份: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3) 第14頁:第二部份:不生病的智慧和真諦(1)
第15頁:第二部份:不生病的智慧和真諦(2) 第16頁:第二部份:不生病的智慧和真諦(3)
第17頁:第二部份:人體自有大藥(1) 第18頁:第二部份:人體自有大藥(2)
第19頁:第二部份:人體自有大藥(3) 第20頁:第三部份:常見病不求人(1)
第21頁:第三部份:常見病不求人(2) 第22頁:第三部份:常見病不求人(3)
第23頁:第三部份:常見病不求人(4) 第24頁:第三部份:常見病不求人(5)
第25頁:第三部份:常見病不求人(6) 第26頁:第三部份:常見病不求人(7)
第27頁:第三部份:常見病不求人(8) 第28頁:第三部份:常見病不求人(9)
第29頁:第三部份:常見病不求人(10) 第30頁:第三部份:常見病不求人(11)
第31頁:第三部份:偶爾生病更長壽(1) 第32頁:第三部份:偶爾生病更長壽(2)
第33頁:第三部份: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