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全新的科學養生理念:每天學點中醫養生  作者:王承龍

全新的科學養生理念:每天學點中醫養生  作者:王承龍

中醫看病之“望”(1)

[日期:2016-05-29] 來源:  作者:王承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是上火還是虛寒,看舌就知道
  
  常言道:每天照一照,有病早知道。一個健康的人,面對鏡子看 自己的舌頭,應當是舌體柔潤,舌質淡紅,舌面上鋪有薄而均勻的顆粒、干濕適中的白苔,此謂“舌淡紅,苔薄白”。但是,患病後,舌質與舌苔就會發生變化。因 此,經常觀察舌象,可以了解健康狀況,及時進行自我保健與調理。
  
  如今到醫院找中醫看病,每個醫生都重視舌診。在問了症狀之後,他 們常說的一句話是:“讓我看看你的舌頭。”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苔為胃氣之根”,舌體與肺、心、肝、脾、腎等內髒經絡相連。人體內髒若有病變,可以 非常直觀地反映在舌頭上。有經驗的醫生看舌頭,就像看月亮的陰晴圓缺,一望便知道你病情的輕重,體內的虛實寒熱。中醫將舌體分為四部分:舌尖多反映心、肺 的變化,舌中多反映脾胃的病變,舌兩側多反映肝膽的病變的情況,舌根多提示腎的病變。
  
  1杄舌苔黃、舌質紅多是上火
  
  中醫認為,舌苔發黃、舌質紅(即舌頭紅)的人出現口苦咽干,屬於有熱上火。
  
  心經有熱,舌苔發黃、舌質紅,同時伴有心急煩躁、失眠多夢,病人此時可用些清心火的藥。如竹葉、蓮子心泡水,當茶每日頻飲。睡眠不好可用百合、蓮子心、棗仁煮粥喝;口舌生瘡可用野*60克,濃煎後,每日多次含服。
  
  如果看到舌質偏紅、舌苔黃,而且小便時有排不淨的感覺,或尿時感到小便發熱,有痛感,這多半是膀胱濕熱,也就是西醫講的泌尿系感染,可用白茅根、瞿麥、扁蓄等,水煎後當茶喝。
  
  肝經有火,舌邊紅、苔黃偏干、眼睛紅赤腫痛,或經常長麥粒腫,為肝經有火,可用酒炮制過的大黃泡水喝。大黃性寒,有降洩作用,用酒炮制後,可將大黃藥力引到頭目,洩上焦之火。
  
  舌質稍紅、苔薄黃為肺經有熱。伴有大便干結者可用冬凌草、大黃稍加煎煮,每日當茶飲。咽干腫痛者可用胖大海、麥冬、*泡茶,症狀嚴重者加二花、山豆根、牛蒡子,大便秘結加大黃,往往可以收到不錯的療效。
  
  2杄舌苔白、舌質偏白是虛寒
  
  舌苔白、舌質偏白的人多伴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溫,為陽氣不足導致的虛寒體質。
  
  如果是心陽虛的病人,會出現心慌氣短,勞累加重。病人可服些紅參、黃谝煎水當茶喝,平時飲食中常吃些溫陽散寒的生姜。中醫認為,冬天陽虛病人要格外注意保暖,可多進食熱粥,也可自制一個藥棉背心穿。方法是用熬好的生姜水泡棉花,然後晾干,做成棉背心。
  
   如果是脾胃陽虛的病人,會常出現胃部疼痛怕涼,不思飲食,尤其怕食生冷食物,有的伴有大便溏瀉。胃疼病人可用干姜(或良姜)、蓽拔煎水喝,具有溫胃散寒 作用。還可用生姜、白胡椒粉搗成泥狀,稍加溫後敷臍,每日一換。老年人因陽虛大便干,可用肉蓯蓉、附子、干姜、蔥白煎水喝。
  
  如果每年冬至大便開始變干,來年春暖花開時又自然轉通暢,中醫認為屬於陽虛腸蠕動無力,就像河道結冰舟船無法行駛一樣,建議采用上述的單方。
  
  二、莫名出汗當心有病
  
  在中醫上,多汗症可分為全身多汗和局部多汗。
  
  全身多汗,一般是由發熱性疾病、代謝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如果你稍微活動,就滿身大汗,要當心是不是身體出現毛病了。通常情況下,全身多汗可能有以下幾種病症發生:
【書籍目錄】
第1頁:中醫是一種文化現象(1) 第2頁:中醫是一種文化現象(2)
第3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1) 第4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2)
第5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3) 第6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4)
第7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5) 第8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6)
第9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7) 第10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8)
第11頁:望聞問切”的經典故事(1) 第12頁:望聞問切”的經典故事(2)
第13頁:中醫看病之“望”(1) 第14頁:中醫看病之“望”(2)
第15頁:中醫看病之“望”(3) 第16頁:中醫看病之“望”(4)
第17頁:中醫看病之“望”(5) 第18頁:中醫看病之“聞”(1)
第19頁:中醫看病之“聞”(2) 第20頁:中醫看病之“聞”(3)
第21頁:中醫看病之“問”(1) 第22頁:中醫看病之“問”(2)
第23頁:中醫看病之“問”(3) 第24頁:中醫看病之“切”
第25頁:中醫按摩(1) 第26頁:中醫按摩(2)
第27頁:中醫按摩(3) 第28頁:中醫針灸(1)
第29頁:中醫針灸(2) 第30頁:中醫刮痧(1)
第31頁:中醫刮痧(2) 第32頁:中醫拔罐(1)
第33頁:中醫拔罐(2) 第34頁:中醫的十二時辰養生法(1)
第35頁:中醫的十二時辰養生法(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