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的理論是,你對什麼過敏,避免遇到這個東西就好了,比如對花生過敏,就不要碰它。對此,我國著名中醫專家王琦教授對我說:“有的女性對精子過敏,造成不孕,難道要把丈夫扔掉嗎?”
中醫的理論是,你可能對很多東西過敏,但我認為這是你體內的陰陽失調了,如果我給你調整過來,你就對那些東西不過敏了。
診斷完畢,這位朋友就問我,該怎麼治療呢?
我說,不用開方子了,我送你一本我寫的書吧。
於是,我就送了他一本《神醫這樣看病》,然後,在寫著黃元御的桔梗元參湯那頁夾了一張書簽,告訴他,就是這個方子,回去買五副。
黃元御是清代的高人,乾隆皇帝的御醫,他認為鼻炎是身體陰陽失調造成的氣機升降失調。這個桔梗元參湯的方子是:桔梗九克、元參九克、杏仁九克、橘皮九克、法半夏九克、茯苓九克、甘草六克、生姜九克,可以升降氣機,祛除寒邪。專門治療鼻涕清那種類型的鼻炎。
如果鼻涕是黃的,他的方子就換成了五味石膏湯:五味子三克、生石膏九克、杏仁九克、法半夏九克、元參九克、茯苓九克、桔梗九克、生姜九克。裡面加了點清熱的藥。
那麼,這兩個方子有什麼區別呢?
黃元御的方子非常注重氣機的升降,這兩個方子都是升降氣機的,其中茯苓祛濕,助脾氣生發;半夏助膽胃之降;杏仁降肺氣;甘草守中。這是黃元御的基本思路,他認為人體氣機升降會形成一個圓圈(關於這個圓圈的敘述,我們會在第八章詳細分析)。
如果鼻炎患者流出的鼻涕是清的,這說明他體內處在寒的狀態,也就是陽氣不足,陰陽失衡,陽氣的一方無力支撐了。所以,黃元御就用了橘皮,橘皮是辛溫的,可以向外清透寒邪,寒邪出去了,我們的陽氣自然就可以恢復了。
如果鼻涕是黃色的,這說明體內有熱,也就是陽氣太足了,使陰液受到了傷害,陰的一方無力支撐了。所以,黃元御就用了生石膏,生石膏是一味涼藥,可以把熱邪透發出去,這樣,我們體內的陰陽就又獲得了平衡,重新回到了健康的狀態。這就是熱則寒之。
很多讀過黃元御的書的人,照著這兩個方子自己服藥,多年治療無效的鼻炎立刻就減輕大半,甚至痊愈。這說明,古人經過了很多臨床總結,早就為我們積累了好多方法。
那麼,我的這個朋友後來怎樣了呢?
前兩天,他給我來了電話,說吃了四副藥以後,噴嚏消失了,鼻涕不見了,過敏的情況沒有了。問我接下來怎麼辦?
我說,再買幾副鞏固一下。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給他打了一個電話,問他服藥以後的感覺,他說基本沒問題了,噴嚏、鼻涕、鼻子的聲音都正常了,這個鼻炎已經好了,也不用再躲避什麼過敏物體了。
我之所以敢公布這個方子,是因為裡面的藥物,除了半夏,剩下的多為藥食同源之物,很安全,有鼻炎的人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嘗試一下。注意孕婦不要服用。一般服用三副就該見效,如果沒有任何效果,就不要服用了,那說明不對症。如果見效了,服用六副就差不多了。
第七節
中醫的最大秘密:藐視敵人,強大自己
很多朋友問,中醫對“甲流”有什麼辦法嗎?
其實,這涉及一個中醫如何處理瘟疫的問題。
我們以清朝溫病學家王孟英為例來說吧,他特別擅長治療瘧疾。瘧疾是由一種叫瘧原蟲的微生物引起的瘟疫,古代中醫對此辦法不多,康熙皇帝患了瘧疾,御醫們毫無辦法,最後還是傳教士用秘魯的草藥金雞納霜給治好的。
可是,王孟英治療瘧疾卻手到病除,成為了中醫裡面的一個特例。王孟英自己說過,“四十年來,治瘧無難愈之證”。
我們來舉個例子,有一位張先生患了瘧疾,他的症狀是:寒少熱多,每間隔兩天發作一次,發作兩次後人就消瘦了下來。
張先生覺得有些不對頭,就趕快托人把王孟英請到了家裡。
王孟英來了後,一診脈,也皺起了眉頭,說:“您的脈是弦細脈,而且脈搏跳得比較快,這是體內有熱啊。你的病都在什麼時間發作?”
張先生急忙回答:“都在子夜發作。”
王孟英:“還有什麼症狀嗎?我看你的嘴唇有些干啊。”
張先生突然想起來了:“是啊,就是嘴特別干,總想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