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王鴻謨自診祛病法:中醫四診法之首  作者:王鴻謨

王鴻謨自診祛病法:中醫四診法之首  作者:王鴻謨

第四部份:耳色--全身健康的縮影

[日期:2016-05-27] 來源:  作者:王鴻謨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耳色--全身健康的縮影
  
  六種病色指示不同症狀
  
  耳朵的病色和臉色、五 官色的判斷方法是一致的。耳朵病色的主病規律與滿面病色的也基本一致。一般白色主虛、主寒,黃色主濕、主脾病,紅赤色主熱,青色主肝病、主氣滯、血瘀、疼 痛、驚風,黑色主腎病、水飲、瘀血等。耳廓無論出現什麼顏色,總以鮮明潤澤為吉,沉濁晦暗枯燥為凶。病色變化以顏色鮮明為新病,顏色晦暗為久病之象。
  
  耳朵白色主虛主寒
  
  耳色青白大多是虛寒之證。
  
  整個耳朵顏色都白,常見於突受風寒或寒邪直中。
  
  耳色晃白大多是氣虛導致。其中,如果耳廓厚是氣虛有痰,耳廓薄則是氣虛有寒。
  
  耳色淡白是血虛、血脫或氣血兩虛。用手揉搓耳垂後,耳朵仍然蒼白無血色,這是貧血或血液循環欠佳之證。
  
  耳色白也很可能是腎氣虛弱。耳朵顏色蒼白、耳薄無光,甚至萎縮的,大多是腎氣衰敗,常見於垂危病人。
  
  耳廓上產生了白色糠皮一樣的皮膚脫屑,並且不容易擦掉,常見於各種皮膚病。
  
  耳垂肉薄色淡,可以看清血管的,常見於呼吸系統疾病病人。
  
  耳朵黃色主濕、脾病
  
  在患病的過程中,如果耳朵逐漸變為明亮潤澤的淡黃色、微黃色,說明胃氣恢復或者胃氣尚存,這是疾病即將痊愈的征兆。
  
  耳朵發黃也見於濕邪中阻。
  
  耳色淡黃主濕阻脾胃。如果在耳朵黃的同時眼睛黃、面色黃、尿黃,則是黃疸。
  
  耳朵黃得非常明顯,多主脾病,常見於食積,出現脘脹、吐瀉等症狀。
  
  耳色赤黃是燥熱。黃中有紅為風證、熱證、濕熱證。
  
  耳輪黃色明顯,稱為“黃耳”,如果伴有耳中掣痛的話,是傷寒的征兆。
  
  耳黃並且伴有耳朵腫痛的是風邪入腎。如果忽然惡寒發熱,和傷寒差不多,這是濕熱下結於腎。
  
  小兒耳色微微發黃,很可能有睡中驚悸、磨牙等症狀。
  
  耳色紅赤主熱證
  
  耳色紅赤表明血脈擴張、氣血壅盛,多主熱證。也可能由於中耳炎、耳部癤腫或凍瘡等耳廓局部病變所致。
  
  耳色鮮紅是發熱。
  
  耳紅而腫痛是心肺積熱或肝膽火盛、肝膽濕熱。
  
  久病後耳色淡紅大多是脾腎兩虧。
  
  耳色暗紅,大多是氣滯血瘀。
  
  受寒之後耳垂變成紫紅色,發生腫脹甚至潰瘍,經久不愈,多為體內血糖過高所致,常見於糖尿病患者。
  
  耳垂肉寬厚、顏色發紅,並且身體肥胖的,容易患腦溢血。
  
  耳色青主寒證、痛證
  
  耳廓或耳輪顏色發青,表明氣血運行不暢,大多是血脈收引起的寒證、痛證。成年人耳廓(尤其是耳輪)如果變成純青的顏色,大多是有疼痛性疾病,比如關節炎疼痛、寒邪直中腹痛之類。嬰兒因皮膚薄嫩,血脈明顯可見,所以這條不適用。
  
  耳色青黑多見於久病瘀血,或是劇烈疼痛,或是腎虛不足。
  
  耳色青白多為腎氣不足的虛寒證。
  
  耳垂青色,多為房事過度的表現。
  
  青色從眼睛或太陽穴的地方入耳的,大多為病情已經危重。
  
  小孩的耳根青暗是體弱多病表現。
  
  耳色黑主腎虛
  
  耳朵出現黑色,一般是病情較為嚴重的標志。特別是那些摶聚、干枯、晦暗、環繞在耳朵或者其他官竅周圍的,以及伴有部骨下陷的青黑色,意味著病情嚴重,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腎開竅於耳。耳色黑多為腎病征兆。耳色純黑是腎氣將絕;耳色淡黑為腎虛;耳黑干燥是“腎憊”;耳輪焦黑干枯是腎精虧極的征象;耳畔的顏色黑得像煤塊,多為腎精虛虧。
  
  耳色紫褐,皮膚粗糙,嚴重時可以如魚鱗狀,主久病血瘀或腸癰(急慢性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等疾病)。
  
  黑色從耳目起始,慢慢轉入口唇周圍,多數病情危重,甚至是死證。
  
  耳垂肉薄,呈咖啡色,見於腎髒病、糖尿病。
  
  全耳青黑多見於劇烈疼痛。
  
  其實,只要出現黑色,不論出現在顏面五官的哪一個部位,都是病情嚴重的標志,所以一旦出現了黑色的病色,我們一定要重視。
  
  腎是主藏精的,無論先天之精也好,後天之精也好,還是五髒六腑之精,都儲藏在腎,因此當腎精腎氣充足的時候耳朵就大、厚、軟,就紅潤明亮。當腎精腎氣不足的時候,耳朵的明亮程度和潤澤程度就會減輕。
【書籍目錄】
第1頁:作者簡介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第一部份:面色關系生老病死 第4頁:第一部份:面色關系生老病死(1)
第5頁:第一部份:病色--疾病的征兆和警示 第6頁:第一部份:病色--疾病的征兆和警示(1)
第7頁:第二部份:滿面白色--能“遮百丑”也能顯百病 第8頁:第二部份:滿面白色--能“遮百丑”也能顯百病(1)
第9頁:第二部份:滿面白色--能“遮百丑”也能顯百病(2) 第10頁:第二部份:滿面黃色--脾胃不和的征兆
第11頁:第二部份:滿面黃色--脾胃不和的征兆(1) 第12頁:第三部份:心髒色部--“君主之官”的臉色
第13頁:第三部份:心髒色部--“君主之官”的臉色(1) 第14頁:第三部份:看鼻頭,知脾髒
第15頁:第三部份:看鼻頭,知脾髒(1) 第16頁:第三部份:腎髒色部--“先天之本”,細診慢斷
第17頁:第三部份:腎髒色部--“先天之本”,細診慢斷(1) 第18頁:第三部份:腎髒色部--“先天之本”,細診慢斷(2)
第19頁:第三部份:子宮、膀胱、精室色部--生殖健康觀“人中” 第20頁:第三部份:子宮、膀胱、精室色部--生殖健康觀“人中”(1)
第21頁:第三部份:子宮、膀胱、精室色部--生殖健康觀“人中”(2) 第22頁:第三部份:子宮、膀胱、精室色部--生殖健康觀“人中”(3)
第23頁:第三部份:胃腸色部--健康從腸胃開始 第24頁:第三部份:胃腸色部--健康從腸胃開始(1)
第25頁:  4.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位於小腿前外側,正當犢鼻穴下三寸。針灸足三裡穴可以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這個穴位主治胃痛、嘔吐、腹脹、洩瀉、痢疾、便秘、水腫、腳氣,是一個很重要的保健穴位,也是臨床常用的保健強壯穴,有很強的健運脾胃的功能。經常灸這個穴位可以健脾益氣,增補後天氣血生化之源,使氣血源源不斷化生,全身得以滋養,從而起到延緩人體衰老的作用。近年來,這個穴位也廣泛應用於癌症的綜合治療,對於防治化療惡心、嘔吐有較好的效果。      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按摩足三裡穴,要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每周至少3次,每次5~10分鍾,可以隨時隨地操作,非常方便。      如果是用灸療的話,以艾條懸灸最好。將艾條點燃後,放在足三裡穴的上方,要產生明顯熱感才行,以穴位處皮膚發紅為度,可以固定不移,可以一高一低,也可以沿著足三裡穴一上一下移動灸。每次5~10分鍾,每周至少1~2次。長久堅持,對一些胃腸疾病,比如胃痛、腹痛、嘔吐、腹瀉、便秘等,以及下肢疼痛、麻痺、癱瘓都有不錯的療效。      常揉小腸有利健康      小腸是我們人體內最細最長的器官,食物的消化過程大部分在小腸中進行,在每晚臨睡前按摩神闕穴以後,可以繼續向兩側稍稍移動手掌,按順時針方向揉按小腸,這樣按揉有利於小腸的傳導,可以有利於身體內的代謝廢物、毒物的消化和排除。      一旦發生了小腸病,可以選擇下巨虛穴、闌尾穴進行調理。      1.下巨虛穴      下巨虛穴是小腸的下合穴,在上巨虛穴下面3寸的地方,主治腹瀉、痢疾、小腹痛等小腸病證。直刺這個穴位1~1.5寸或按壓,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常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急慢性腸炎、下肢癱瘓等病。      2.闌尾穴      闌尾穴位於小腿上部外側,足三裡穴正下方2寸的地方。針灸直刺這個穴位1~2寸或者按壓,可以治急慢性闌尾炎、急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病證。      定時排便暢通大腸      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傳送糟粕、排出大便。如果大便在大腸中停留時間過長,大便中的毒素就逐漸會被大腸吸收。所以我們要每天一早一晚兩次定時排便,使人體新陳代謝的廢物以及人體內的毒素能夠盡快、較多排出,不要長時間在體內停留。一旦發生大腸病,除了陽氣、陰津的不足必須及時補充以外,最根本的辦法還是要暢通大腸。      上巨虛穴是一個大腸保健的穴位,在足三裡穴下3寸的地方,主治腸鳴、腹痛、腹瀉、便秘等大腸疾病。針灸直刺1~2寸,或者是按壓這個穴位,能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單純性闌尾炎等。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不明、非常頑固的疾病,現代醫學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療法。但是中醫治療這種病的效果很好,內服中藥,或者艾灸神闕、上下巨虛穴都可以獲得良好效果。 第26頁:第四部份:耳色--全身健康的縮影
第27頁:第四部份:保養耳朵,健康全身 第28頁:第四部份:眼色--觀察身體內部的窗戶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