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色--全身健康的縮影
六種病色指示不同症狀
耳朵的病色和臉色、五
官色的判斷方法是一致的。耳朵病色的主病規律與滿面病色的也基本一致。一般白色主虛、主寒,黃色主濕、主脾病,紅赤色主熱,青色主肝病、主氣滯、血瘀、疼
痛、驚風,黑色主腎病、水飲、瘀血等。耳廓無論出現什麼顏色,總以鮮明潤澤為吉,沉濁晦暗枯燥為凶。病色變化以顏色鮮明為新病,顏色晦暗為久病之象。
耳朵白色主虛主寒
耳色青白大多是虛寒之證。
整個耳朵顏色都白,常見於突受風寒或寒邪直中。
耳色晃白大多是氣虛導致。其中,如果耳廓厚是氣虛有痰,耳廓薄則是氣虛有寒。
耳色淡白是血虛、血脫或氣血兩虛。用手揉搓耳垂後,耳朵仍然蒼白無血色,這是貧血或血液循環欠佳之證。
耳色白也很可能是腎氣虛弱。耳朵顏色蒼白、耳薄無光,甚至萎縮的,大多是腎氣衰敗,常見於垂危病人。
耳廓上產生了白色糠皮一樣的皮膚脫屑,並且不容易擦掉,常見於各種皮膚病。
耳垂肉薄色淡,可以看清血管的,常見於呼吸系統疾病病人。
耳朵黃色主濕、脾病
在患病的過程中,如果耳朵逐漸變為明亮潤澤的淡黃色、微黃色,說明胃氣恢復或者胃氣尚存,這是疾病即將痊愈的征兆。
耳朵發黃也見於濕邪中阻。
耳色淡黃主濕阻脾胃。如果在耳朵黃的同時眼睛黃、面色黃、尿黃,則是黃疸。
耳朵黃得非常明顯,多主脾病,常見於食積,出現脘脹、吐瀉等症狀。
耳色赤黃是燥熱。黃中有紅為風證、熱證、濕熱證。
耳輪黃色明顯,稱為“黃耳”,如果伴有耳中掣痛的話,是傷寒的征兆。
耳黃並且伴有耳朵腫痛的是風邪入腎。如果忽然惡寒發熱,和傷寒差不多,這是濕熱下結於腎。
小兒耳色微微發黃,很可能有睡中驚悸、磨牙等症狀。
耳色紅赤主熱證
耳色紅赤表明血脈擴張、氣血壅盛,多主熱證。也可能由於中耳炎、耳部癤腫或凍瘡等耳廓局部病變所致。
耳色鮮紅是發熱。
耳紅而腫痛是心肺積熱或肝膽火盛、肝膽濕熱。
久病後耳色淡紅大多是脾腎兩虧。
耳色暗紅,大多是氣滯血瘀。
受寒之後耳垂變成紫紅色,發生腫脹甚至潰瘍,經久不愈,多為體內血糖過高所致,常見於糖尿病患者。
耳垂肉寬厚、顏色發紅,並且身體肥胖的,容易患腦溢血。
耳色青主寒證、痛證
耳廓或耳輪顏色發青,表明氣血運行不暢,大多是血脈收引起的寒證、痛證。成年人耳廓(尤其是耳輪)如果變成純青的顏色,大多是有疼痛性疾病,比如關節炎疼痛、寒邪直中腹痛之類。嬰兒因皮膚薄嫩,血脈明顯可見,所以這條不適用。
耳色青黑多見於久病瘀血,或是劇烈疼痛,或是腎虛不足。
耳色青白多為腎氣不足的虛寒證。
耳垂青色,多為房事過度的表現。
青色從眼睛或太陽穴的地方入耳的,大多為病情已經危重。
小孩的耳根青暗是體弱多病表現。
耳色黑主腎虛
耳朵出現黑色,一般是病情較為嚴重的標志。特別是那些摶聚、干枯、晦暗、環繞在耳朵或者其他官竅周圍的,以及伴有部骨下陷的青黑色,意味著病情嚴重,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腎開竅於耳。耳色黑多為腎病征兆。耳色純黑是腎氣將絕;耳色淡黑為腎虛;耳黑干燥是“腎憊”;耳輪焦黑干枯是腎精虧極的征象;耳畔的顏色黑得像煤塊,多為腎精虛虧。
耳色紫褐,皮膚粗糙,嚴重時可以如魚鱗狀,主久病血瘀或腸癰(急慢性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等疾病)。
黑色從耳目起始,慢慢轉入口唇周圍,多數病情危重,甚至是死證。
耳垂肉薄,呈咖啡色,見於腎髒病、糖尿病。
全耳青黑多見於劇烈疼痛。
其實,只要出現黑色,不論出現在顏面五官的哪一個部位,都是病情嚴重的標志,所以一旦出現了黑色的病色,我們一定要重視。
腎是主藏精的,無論先天之精也好,後天之精也好,還是五髒六腑之精,都儲藏在腎,因此當腎精腎氣充足的時候耳朵就大、厚、軟,就紅潤明亮。當腎精腎氣不足的時候,耳朵的明亮程度和潤澤程度就會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