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第一次來找我做催眠治療的人,我會為其實施催眠敏感度的測試。
催眠敏感度(Hypnotizability)是指一個人進入催眠狀態的難易程度,敏感度越高的人就越容易被催眠。一般來說,約有95%的人都有相當程度的催眠敏感度,其中5%的人非常容易被催眠,另外5%的人很難被催眠。
我個人相信只要一個人是正常的,就能夠被催眠,只是有些人必須施以反復、長時間的誘導,例如兩三個小時,才能進入催眠狀態,這樣就超過催眠師的正常負荷了。催眠大師米爾頓‧艾力克森就經常使用無聊、重復的語言,歷經漫長的時間,成功地催眠別的催眠師視為很難催眠的人。
記得我剛從事催眠治療不久,遇到一位催眠敏感度奇高的女個案,當我認知到這一點後,就連漸進式放松誘導也不需要,她一躺到診療床上,閉上眼睛,我只是很
簡單地說:“現在,當我從1數到3的時候,你就會回到一段對你影響重大的過去事件,看到清晰的畫面,並且從中獲得很大的幫助。”1、2、3,她就開始滔滔
不絕地述說一段又一段精彩生動的故事。
像這種催眠敏感度高的人,特別讓催眠師得心應手,輕松施展各種催眠技巧;初學催眠的人,最好先找到這樣的人來練習,會比較容易建立信心。
催眠敏感度是一種十分穩定的特征,通常青春期以前最高,然後逐漸下降,年紀超過70歲的老人,就沒那麼容易了。
當然,人本來就有個體差異,就在筆者撰寫本文時,就來了一位70歲的老先生,他罹患了憂郁、焦慮、恐懼的三合一精神官能症,這三年來看了不少精神科,也吃了不少藥,但是幾乎沒什麼效果,所以死馬當活馬醫,跑來試試催眠治療。
原先我還不太想接受這位老先生,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我,這把年紀的人蠻難被催眠的,沒想到,給他做過敏感度測試後,他的得分還真高!
一般來說,有下面這些特質的人,催眠敏感度會比較高:
一、容易放松。
二、願意信賴催眠者。
三、想象力豐富。
四、專注力高。
五、好奇心強。
六、智商高。
根據臨床經驗,我發現有修習靜坐、氣功、瑜伽的人,容易被催眠,因為從事這些修煉的人,比一般人更熟悉如何改變意識狀態,心念的控制能力也比較好,所以有利於被催眠。
尤其是懂得停止內心對話的人,他們能讓自己進入看只是看的狀態,能清晰覺察到念頭來來去去,而不認同這些念頭,被這些念頭牽著鼻子走,於是能維持靈台清明,來與催眠者互動,可以說是最能從催眠中獲益的了。
有些人認為容易被騙的人容易被催眠,這恐怕是穿鑿附會的錯誤看法,事實上許多社會成就高、精明能干的人很容易被催眠。
倒是有些人自以為很聰明,目空一切,偏執強烈,通常都很難進入催眠狀態。
被催眠其實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越高的人,就越能獲得催眠的益處。
最後,我想厘清一個觀念。
被催眠,以及進入催眠狀態,其實是同一件事情。
但是心態有微細的差異。
被催眠,力度偏重在催眠者。
進入催眠狀態,主動性操之在我。
而所有的催眠學者都一致同意這個觀點:“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
因此,如果一個人問說:“為什麼我不容易被催眠?”
這會是一種比較消極的態度,不如問:“為什麼我不容易進入催眠狀態?”
這樣的積極提問,會更容易提升自己與內在聯結,與潛意識溝通,調動心靈巨大能量的珍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