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古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這裡的「三九天」恰在小寒節氣內。小寒可以說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在公歷1月5、6或7日。經過了春、夏、秋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有所偏衰,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
食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以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嚴寒侵襲,還能讓來年少生疾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養生目的。像羊肉、狗
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和海蝦等食物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膳食中還可以搭配其他食物,如核桃仁、紅棗、桂圓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
等。另外,進補還應做到食補、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何首烏、枸杞子、當歸等都是常用補藥。
天氣
寒冷時,關節痛、頸椎病、心腦血管疾病容易發作,保暖是此時的第一要務,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尤其要加倍呵護。家裡如果有老年人,保暖時還要注意通
風,防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小寒節氣陽氣潛伏,精神調養方面,要做到寧神定志,心態樂觀,避免情緒過於激動,不要勞神憂事。
俗話說「冬練三九」,小寒時節的運動項目可以選擇長跑、滑雪、跳繩、踢毽子等。運動時還要注意這些原則:日出後才開始鍛煉;運動前應待身體暖和後再脫衣鍛煉;運動要適度,以養胃氣,不能鍛煉得大汗淋漓才滿意;鍛煉後要及時穿衣,避免寒邪侵襲。
大寒喝碗臘八粥,全年「運」「氣」有保障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尾,也是冬季即將結束的預告,雖說大寒是一年之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但卻是全年「運」、「氣」循環變化的開始,所以,做好大寒時節的養生保健非常重要。
公歷1月20或21日是大寒時節,熬煮一鍋香氣美味的臘八粥,配料按照中醫學陰陽五行的理論,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而配,更能為新的一年帶來好「運、氣」。
雖說基本上不外乎粳米、糯米、黑米、紅米,紅小豆、黃豆、綠豆、黑豆、芸豆、花生、蓮子、百合、桂圓、紅棗、枸杞子、山藥、山楂等食材,但最好還是用五
穀、紅棗、桂圓之類食物來熬粥,這些食物都屬於植物的種子,而種子又是植物一生的精華,蘊藏著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冬天的時令與我們人體的腎臟相對應,豆類
從外形看很像腎,是補精髓的,能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需要注意的是,大寒適逢春節,家裡往往會備好豐富的過年食物,此時要避免饑飽失調,建議多
吃些具有健脾消滯功效的食物,比如山楂、柚子等就是不錯的選擇,同時也要多喝小米粥、健脾祛濕粥等來進行調理。
大寒時節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養生還要著眼於「藏」。這就是說,人們在此期間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把神藏於內不要暴露於外;遇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於內,避免急躁發怒,這樣才有利於安度冬季。
2.改善你的生物鐘
一天中的24小時在中國古時的計時中是十二個時辰,從半夜子時(晚上11點)算起,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我們的任何生命活動都應符合這種自然規律,只要順應天時養生祛病,就是掌握了長壽健康的秘密!
因天之序,十二時辰養生法
《易經》很早就對生物鐘有了認識,《易經‧系辭》中說:「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意思是說,太陽落下去
|道法自然,長壽不難|第三章79
月亮就會升起來,月亮落下去太陽就會升起來,太陽、月亮就是在這種互相推動中產生了光明。自然界如此,人體亦如此。《易經》十二時辰的養生理念就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利用人體生物鐘來保養我們的身體。下面就來說說十二時辰養生的要點。
子時是夜裡11點到次日凌晨1點。在這個時間段,膽經當令,陽氣開始生發,最重要的是好好睡覺、養陽氣。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五臟六腑
皆受其益。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晚上八九點鐘就昏昏欲睡,而一到11點就清醒了,於是就習慣11點以後開始工作、通宵玩遊戲、吃東西,這樣恰恰把正在慢
慢生發的陽氣給破壞了。對於習慣熬夜的人們來說,照顧好膽經才是最好的進補。有一種敲膽經的方法非常奏效,沿大腿外側中線從屁股一直敲到膝蓋,兩條腿都要
敲,每日每條腿敲3~5分鐘,無論是站是坐,都可以方便地操作。兩鬢斑白、腿部臃腫難看之人也可以嘗試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