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是不能儲備蛋白質的,用不完的份額,就會轉變成尿素等形式排出體外。吃了過多的肉,結果就是排泄物的味道大一些,肥力高一些,不會帶來什麼額外好處。
一個人用肉作為主食,只是個人問題;如果全國人民都吃肉代替吃糧,那可就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了。如果每個人每天多吃一兩肉,全國13億多人每年就要多
消耗2400萬噸純肉;而每噸純肉,大約要消耗5噸糧食作為飼料,需要多供應1.2億噸糧食。按我國現有的耕地資源,多生產這些糧食談何容易!要多施多少
化肥,多噴多少農藥,多費多少電力和水源,還要多毀掉多少森林和草原呢?
考慮到居民健康和農業的實際情況,我國的2010年食物與營養發展規劃當中,確定的食物供應目標是每人每年肉類供應量28公斤,平均每天是76.7克。營養學會在膳食指南當中推薦每個人每天吃肉50~75克,這個數量已經足以保證每天的蛋白質供應。
事實上,我國城市居民現在的畜禽肉類消費數量已經達到38公斤,加上各種魚類水產,早就突破了50公斤,超過了維持健康水平的需要,可以說,很多人在肉類消費方面已經趕上了歐美國家的水平。
多一點蛋白質有什麼不好呢?多餘的蛋白質不是會變成肌肉嗎?其實不然。人體是不能儲備蛋白質的,用不完的份額,就會轉變成尿素等形式排出體外。一般來說,吃了過多的肉,結果就是排泄物的味道大一些,肥力高一些,不會帶來什麼額外好處。
所以,國外甚至有一些人因為生態環境的考慮而改為素食。他們說,素食的資源消耗少,帶來的環境污染也少,有利於保護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從食品安全的角度
來說,越是食肉動物,受到污染的可能越大,體內難分解污染物質的濃度越高。所以,如果真心害怕污染,多吃素少吃肉更安全一些。按照我國的人均資源數量來
說,不可能所有的肉都按照有機食品的標準來生產,大部分動物性食品的污染程度難免高於植物性食品,這是必須接受的現實情況。
多而濫,不如少而精。我們不如把大量吃肉的熱情,轉向如何提高食物的質量上。少吃幾口,但吃那些更優質更安全的產品,不僅能夠減少自己罹患慢性病的風險,或許更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