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食品貨架被香脆食物充斥的情況下,明智的家長對孩子的健康深感憂慮,負責任的商家也開始了行動。此前已有報道,香港大型學校小食部供貨商「維他天地」新學年推出新政策,在其提供服務的300間學校「禁絕」出售薯片、蝦條等不健康零食。
除去這些小零食,日常烹調中也存在著類似的「香脆隱患」。多次測定數據表明,在香脆食品當中,越是薄、脆的食物,其有害物質含量越高。薄意味著油炸時或焙烤與熱源的接觸更為充分,脆意味著食品受熱的溫度更高或時間更長。
由此想到近來餐館所流行的一些菜餚。其中一種正是用馬鈴薯刨成細絲,然後用油炸過,加以香辣調味,堆成高高的塔狀,本質上和炸薯片並無二致。還有百姓傳統食用的「排叉」、散子和小麻花,也是油炸程度相當高、並以香脆口感取勝的食品。
有業內人士透露,市場上外表細膩的蛋糕是加入了過量的乳化劑,往往超出國家標準10多倍,並說,這在行業內幾乎是一種普遍現象。大量使用泡打粉和香精,
也成為很多餐館食攤的「秘密武器」。家裡做的點心,無論如何努力,都很難達到蛋糕房產品的效果。其關鍵所在,就是蛋糕房在製作中大量使用添加成分,包括乳
化劑和起酥油,也包括泡打粉、「鮮奶油」、色素、香精等配料。
香精、色素、髮色劑、起酥油、疏鬆劑、乳化劑……這些添加劑雖然不是毒藥,但對營養價值也沒有什麼好的影響,特別是其中的起酥油和疏鬆劑值得警惕。
消費者的味蕾,擁抱著濃郁的香精;消費者的眼睛,追隨著美麗的色素和髮色劑;消費者的牙齒,欣賞著帶來酥香的起酥油、帶來脆爽的疏鬆劑,還有帶來鬆軟的乳化劑。牙齒和舌頭之間的美感,絕不會無緣無故地產生。
與其用人工的方法來欺騙我們的大腦和腸胃,不如誠實一些,吃天然的食物,接受它們的自然口味和樸實口感。因為這些味道和口感,是人類千萬年的進化當中所適應的,身體瞭解它們,知道該如何正確處理這些食物。——所謂吃天然食物更加健康,這也是其中的理由之一。
我告訴很多人這些食物的真相,他們都很驚詫,覺得自己有上當之感。可是,你為什麼會被食品的美色、美味和美好口感所誘惑呢?你怎樣才能選到正確的食品呢?
光靠感官不一定能選到優質的食物。不細看食品包裝上的原料說明,看來是不行的。時代不同了,要想讓自己買得正確,吃得健康,我們一定要花點精力學習相關的知識啊!
最近兩年,我聽到大家說得最多的話是:「這也有毒,那也有害,我們到底還能吃什麼?」
食品安全成了人大代表最熱的提案,也成為各種媒體最愛討論的話題。如今,國家是投入了幾百個億,專家們也在積極組建食品安全體系。可是咱們老百姓,有什麼可做的呢?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食品安全這麼重要的事情,和每日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咱們自己怎能無所作為呢?
某男士說:書店裡到處都擺著食品安全的書,菜要怎麼挑,米要怎麼買,一套一套的,看得人頭昏。這不是非要我們老百姓當專家嗎?全國人民都去學食品專業算了!
某女士說:我倒是願意當專家,問題是難度也太大了點兒。那些專業名詞我都看不懂,家裡又不是化驗室,哪兒搞得清楚啊。
我說:其實,要想讓自己的食品變得安全一些,不需要太大的學問。只要把握住一些基本的原則就行了。這兒我先賣個關子,不說原則到底是什麼,先說說人性的一個基本弱點。
人性弱點:自己選擇的危險看不見,別人強加的危險受不了!
記得一年多前,全國鬧了一場紅心鴨蛋事件,一些不法商販昧良心用「紅藥」——蘇丹紅四號間接染出不能吃的鴨蛋。當時,多少鴨子因此受屈含冤,市場上兩個月看不到鴨蛋的蹤影。我的一位朋友說:「我現在連蛋糕都不吃了,因為看見蛋這種東西就害怕。」
這位朋友可不是個膽小的小女人。他是個身高一米八的大男人,善騎摩托,喜歡獨自駕車四處遊玩,登山涉水。這麼勇敢的一個人,怎麼會怕什麼紅心鴨蛋呢?甚至連雞蛋都受連累?
於是我問他:「你聽說誰因為吃了紅心鴨蛋而住進了醫院?」
他說:「咳,還真沒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