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一個小故事
1995年,我進入醫院急診處工作。有一天下午,來了一個六十歲的病人,由兒子護送她到急診處掛號,我問他的母親哪裡不舒服,他說他母親因為淋巴癌在某家醫院做化療,效果不好,他想我們醫院的醫療水準應該比較高,所以把母親送來,希望可以住院治療。
我愣了一下,問他:「為什麼不去看門診反而跑來急診?」他說下午四點了,掛號處不讓他掛號,可是他們已將行李準備好要來住院,所以掛號處叫他來掛急診。
我問他:「你母親患的是哪一種淋巴瘤?治療效果為何不好?」他說不清楚。我再問他:「請問你有帶轉診單、先前的病歷及檢查報告嗎?」他說:「沒有,我想來
這兒重新檢查。我聽說某某教授很好,你可不可以現在請他來?另外我們沒什麼錢,可不可以住普通病房……」
你知道這段對話隱藏了多少玄機?這可能是一個悲慘結局的開始!患者家屬完全靠直覺做事情,但你知道其中犯了多少錯誤?
第一,醫院各科多半只有早上開放普通門診,下午絕大部分開的是特別門診,醫生只看複診的病人。這個病人來的時段是錯誤的,根本無法掛號!
第二,教學醫院多半人滿為患,一床難求,就算醫生認為你該住院,也不見得當天可以住院。而病人連行李都帶來了,此時騎虎難下,晚上該如何度過?
第三,急診處的目的是拯救生命危急的病人,這個病人生命跡象穩定,根本不符合急診的條件;當急診病人很多、醫務人員很忙時,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第四,空手轉院,所有檢查都要重做,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醫療資源。
第五,急診可以照會各科醫生會診,但有一定的照會程序,不是想看誰就看誰。如果可以的話,那誰還要去看門診?
第六,急診處並沒有優先居住權。病床的等級往往不是病人要求就立刻能配合,因為空出的床,等級是隨機的。
我必須講,這個可憐的病人及其家屬,可能會一直待在急診處的「走廊」裡,醫生也不可能在急診處幫她做化療,最後病人只好滿懷怨氣地回家,或者回到門診才有機會順利住院!
在我多年的行醫經驗中,這種例子不勝枚舉。生病已經是個很大的打擊,拐彎抹角到處犯錯的求醫過程更讓病人苦不堪言。所以,即便在醫保開辦後,民眾的經濟負擔大幅下降,但是對醫療品質仍不甚滿意。
我的經驗談
我在第一家醫院工作時常會遇到一種現象:一旦新的電腦程序不順手,醫生就打電話到資訊室開罵。有一次資訊室工作人員來病房測試電腦,我跟他說新版本軟件
如何如何難用,資訊室人員對我說:醫生從來不會來建議他們想要的工作流程,我們設計出來的東西他們又不滿意,叫我們怎麼做?
醫生總是抱怨近年來的醫療環境惡化,但僅限於私底下發洩,抱怨工會無能及民眾無知,從來沒有人去找出問題的所在。如果從事醫療工作的人都不努力改善醫療環境,非醫療人員如同上述醫院的程序設計師一樣,便永遠設計不出合適的產品!
我覺得醫療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醫患雙方應各退一步看看彼此的處境,不要浪費時間和金錢在鬥氣,這樣並不能得到健康。我認為,民眾越瞭解醫療運作的實際情況,就越能體會醫生的處境;面對疾病,也越能做出對自己有利的決定。
國家強盛和專業知識普及有莫大關係。鄰國日本能在一百多年前快速崛起,在於有大量的外國書籍能被翻譯為該國文字;我們雖然學習非常自由,資訊也十分發
達,但專業知識大都依賴外文書籍,所以一般人想一窺某專業領域,幾乎不得其門而入。我們很少有較普及的中文醫學書籍,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不但想建立民眾對醫
療的正確認知,也是在勉勵辛苦工作的年輕醫生。
一位醫生一輩子能看多少病人?再厲害的醫生,也只能影響四周的人,因為醫療不是產品,只能一對一地處理,非常耗時!醫生和病人對話的時間實在太有限了,所以我才有通過演講及寫書來改善醫療環境的想法。這也算是我對社會的一個小小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