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很久以前就一直在想,我這輩子寫的第一本書應該是水彩技法研究,或者是有關蔡司鏡頭的攝影表現,或者是各地街頭小吃,或者是日本自助旅行……結果事與願違,我還是先寫了專業領域的書。但我盡量不要把它寫得太專業,那才符合我閒散的個性。
這本書的出現,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歷程。
2005年初,好友雅雪打電話給我,希望我可以去他們的公司做一場有關高血脂和痛風的專題演講,因為年輕的科技人,多半有這兩種毛病。我欣然同意,可是
這兩個主題非常無聊,而且早已經被講爛了,我想大概也沒有人會來聽,於是我們兩個人想出一個比較轟動的題目:「科技人與過勞死。」
其實,「過勞死」就是長期不重視身體出現的小症狀的結果,最後以中風或心臟病快速了結一生。所以,我把門診病人最愛問、而且觀念不清楚的問題做成這個幻
燈片,並且把大家很少聽到的精神科症狀加入其中。我花了大概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就做完了這個幻燈片,而且自己邊寫邊笑,因為我的日子實在夠苦悶和單調。
做完這家公司的三場演講後,我早就忘了這件事。不料兩個月後,我收到很多陌生的電子郵件,感謝我提供這麼有趣且實用的幻燈片。
網絡世界實在太神奇了,無心之作竟然大大改變了我的生活。往後的日子裡,我經常被邀請做這個題目的演講,這打開了我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窗。因為演講,我拜訪了很多原本不可能接觸的學校、公司及政府機構,使我的眼界不再局限於醫學領域。
健康檢查領域是我在研究所學習的重點,於是我做成了第二個幻燈片「你所不知道的健康檢查」。我深知網絡的力量無遠弗界,為了不傳遞出錯誤的訊息,我花了
約一個月的時間來仔細地撰寫這個幻燈片。一個月後,我又收到很多陌生朋友的來信鼓勵,包括很多學校的老師和同行。我心想,終於有機會為這個社會盡一點小小
的責任了。
1995年我剛開始住院醫生訓練,住院醫生的工作非常辛苦,面對無窮無盡的工作,我也同時在想,為什麼我們的醫療制度要把每個工作人員壓得喘不過氣,這樣的環境能讓病人獲得更好的照顧嗎?
因為醫生的工作量非常大,病人及家屬與醫生對談的時間就少得可憐。病人的很多小問題,其實只要醫生花一點時間就可以解決。但這種醫療環境之下,醫生多半
「心有餘而力不足」。我開始思考,每位醫生從執業一開始,就一直陷在這個漩渦裡,根本無法自拔,只能被推著走,又如何將民眾拉出這個漩渦?
醫生這一行非常重視內部的教育,從醫學院學生到住院醫生甚至考上專科醫生(主治醫生)以後,都有一套非常嚴謹的教學及考核制度。然而,醫生只能在短短三
五分鐘之內「教育」一個非專業的病人。民眾因為沒有渠道瞭解醫生和就醫常識,加上求醫過程中一次次的挫折,當然會把不滿發洩到醫務人員身上。長期以來對醫
生的信任及尊重,就土崩瓦解了……
2006年夏天,我花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寫成了第三個幻燈片「看病的方法PartⅠ」,目的是
想瞭解,我們的民眾是否需要這一類知識。結果和我想像的一樣,大部分的朋友及網絡上的來信都表明他們需要這類知識,很多人來信跟我要PartⅡ,但我工作
及學業兩頭燒,身心俱疲,因此未再提筆撰寫PartⅡ。
2007年初,我有幸認識了出版社的朋友,他們也鼓勵我將上述想法成書。而且很幸運,同年七月底,我順利地從博士班畢業,終於有機會寫這本書了。
初期,寫作並不如我想像的順利,因為要把雜亂無章的醫學知識及生活常識寫成有條理的文章,需要好好地構思,而且連續三個月的論文準備工作,實在讓人身心俱疲。畢業後的前六個月,我回家其實只做一件事,就是磨墨寫寫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和趙孟畹摹凍癇贍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