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你可以不生病:人體康復手冊  作者:曾志鋒

你可以不生病:人體康復手冊  作者:曾志鋒

第一部份:案情分析

[日期:2016-05-25] 來源:  作者:曾志鋒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也許在你的眼中,這個盜竊案只是一個離奇的杜撰。生活中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也許是吧。不過,假如隨著你年齡的不斷 增長,你感覺到自己的健康狀況一日不如一日的話,你應該認真思考一下這個故事;或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你都被同一個健康問題困擾,用盡所有能用的方法也 無法奏效時,你也應該再認真思考一下這個故事;又或者,你周圍的親人或朋友,突然有一天,毫無徵兆地被檢查出身患惡疾,那麼,你也應該重新思考一下這個故 事。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太喜歡思考,只在期望找到最直接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好還不用花什麼時間和金錢),但是,在沒有思考、沒有和身體對話、沒有把真正 的問題找到之前,所有的方法,無論對別人多有效,無論多簡單,都不會給你的健康帶來真正的好處,任何方法只是方法而已,都不會對你的健康帶來多大的幫助。
  
  無論是哪一種慢性病或健康問題,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時間和個人的因素充當了重要的角色。舉個例子,我們來看一下國家衛生部公佈的「2003年調查地區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中關於各年齡段慢性病發病率的數據。
  
  2003年調查地區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年齡別慢性病患病率
  
  年齡0-45 14-15 24-25 34-35 44-45 54-55 64-65+
  
  發病率(‰)6.39.618.058.3117.1219.5362.1538.8
  
   我們可以看到在35歲之前,慢性病的發病率是不高的,10個人中有慢性病的人還不到1個,但是35歲之後,發病率開始升高,而且每增加10年,發病率是 倍數增長的,到了65歲以上,2個老人中已經有1個患有慢性病。這是一件非常令人憂慮的事情,表示你的父母中至少有1個人在受病痛的折磨,或者說,你或你 的另一半正在或將來有可能受到病痛的折磨。一個家庭假如有一個病人,那對整個家庭生活質量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
  
  那麼這種狀況是否 能夠避免?答案是肯定的,這種狀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從數據上來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人到了一定年紀之後都會有慢性病,至少有將近一半的人還 是可以非常健康地生活的。其中的差別在哪裡?有些人會說是遺傳因素決定的,換句話說是天生的或者是注定的。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我們來看看美國國會早在 1981年所做的一份關於膳食與慢性病的綜述估算,裡面指出,遺傳因素在很多慢性病的發病中所佔的比率並不像人們想像中那麼高,例如在癌症的發病危險中, 基因只發揮了2%~3%的作用,膳食及生活習慣等外部因素才是主要因素。
  
  如果把問題根源回歸到膳食和生活習慣等因素上,我們將其 統稱為生活方式,包含了飲食、醫療、工作、娛樂、作息等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不會是劇烈的和瞬時的,而是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的、溫和 的。它的影響,也許溫和到你毫無知覺、毫無意識,它不會突然給你巨大的傷害,也正因為這樣,你身邊的健康才會被時間慢慢地偷走,用很高明的作案手法,一點 一點地,以無比的耐心,花上幾十年,到最後,當健康差不多被偷光時,它才得意地對你說「對不起!是我偷了你的健康!」可是,這時你也許已經沒有回頭的路, 當你知道真相的時侯,一切都可能太遲。假如,今天,你依然年輕或依然能夠閱讀,我想,我應該要祝福你,如果你能夠用心地去讀懂這裡的故事,時間也許便會成 為你的朋友,把健康還給你。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作者簡介
第3頁:你想不生病嗎? 第4頁:住手!偷盜健康的小偷
第5頁:序言 第6頁:是誰偷了你的健康?
第7頁:第一部份:健康不見了 第8頁:第一部份:案情分析
第9頁:第一部份:病從口入 第10頁:第一部份:垃圾食品新解
第11頁:第一部份:不像垃圾的垃圾 第12頁:第一部份:糖帶來的浩劫
第13頁:第一部份:食用油:美味的陷阱 第14頁:第一部份:有一種毒物叫街邊小吃
第15頁:第一部份:有一種慢性自殺叫下館子 第16頁:第一部份:到處塞滿垃圾
第17頁:第一部份:為什麼喝水 第18頁:第一部份:喝什麼水
第19頁:第一部份:怎麼喝水 第20頁:第二部份:為什麼談呼吸
第21頁:第二部份:忘了呼吸 第22頁:第二部份:如何呼吸
第23頁:第二部份:電磁波的威脅 第24頁:第二部份:運動未必都有益健康
第25頁:第二部份:接收不到身體的信號 第26頁:第二部份:不願承擔責任
第27頁:第二部份:半途而廢 第28頁:第二部份:時間的三宗罪
第29頁:第二部份:時間是最好的佐劑 第30頁:第三部份:致失去健康的人們
第31頁:第三部份:五個健康誤區 第32頁:第三部份:康復的三大任務
第33頁:第三部份:必要的生理常識 第34頁:第三部份:發病部位歸類及生理功能
第35頁:第三部份:如何判斷自己的疾病屬於哪種類型 第36頁:第三部份:與免疫系統相關的疾病
第37頁:第三部份:與黏膜系統相關的疾病 第38頁:第三部份:與排毒系統相關的疾病
第39頁:第三部份:與器質系統相關的疾病 第40頁:第三部份:體檢結果傳遞的信號
第41頁:第三部份:尿常規的秘密 第42頁:第三部份:如何判斷自己的疾病處於哪個階段
第43頁:第四部份: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健康狀況的食物 第44頁:第四部份:根據身體所處狀態選擇食物
第45頁:第四部份:營養補充劑是有力的武器 第46頁:第四部份:各種營養素的功能(1)
第47頁:第四部份:各種營養素的功能(2) 第48頁:第四部份:各種營養素的功能(3)
第49頁:第四部份:各種營養素的功能(4) 第50頁:第四部份: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健康狀況的營養補充劑
第51頁:第四部份:根據身體狀態選擇營養補充劑 第52頁:第四部份:如何為自己制定康復計劃
第53頁:第四部份:不要問為什麼會生病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