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中,競爭已經成為人們耳中最為熟悉的字眼。想要在殘酷的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就要經過不斷地打拼與奮鬥。這
在當代擁有雄心壯志,想幹出一番事業的人們來說,是絕對的真理。以至於有則廣告這樣說道:「胃疼?光榮!一定是工作累的。」但這樣真的光榮嗎?站在事業的
頂峰,卻跌倒在健康的低谷,雖有功名利祿,而代價卻是日漸消瘦,遠離健康,對自己和家庭都是不幸的。這樣的道理,古人早有見解,晉朝的道教名醫葛洪就用親
身的經歷說明了人生的真諦。
葛洪,人稱「葛仙翁」,約生於晉太康四年,卒於東晉興寧元年,共度春秋八十載。對他的一生,明代陳嘉
謨在《本草蒙筌》中引用了《歷代名醫像贊》的一首詩來概括:「陷居羅浮,優遊養導,世號仙翁,方傳肘後。」說明了他對於道教思想的執著與感悟,更道出他對
長壽與養生的追求。作為當時的道教學者,著名醫家和養生大家,他將道學、醫學以及養生學三大學科相融合,將深奧的道學理論運用在醫學與養生學中,並將「無
慾無求,只為延年益壽」的思想貫穿於自己的養生觀念中,體現了道家的清心寡慾、返璞歸真的思想。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他的祖父在三
國東吳,歷任御史中丞、吏部尚書等要職,封壽縣侯,並以煉丹著稱,人稱「葛仙公」。父親也在東吳為官,擔任會稽太守的職務。葛洪自幼十分好學,他的父親也
非常疼愛他。但就在他13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家境也逐漸衰落。但葛洪並不氣餒,靠上山砍柴維持生計並繼續求學。16歲的時候開始讀《孝經》、《論語》、
《詩》、《易》等儒家經典,並對「神仙之術」、「導養」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也逐漸將注意力轉向了道學。
除了飽學醫學與養生知
識,葛洪一生篤信道教理論,認為道教和儒教比較起來,道教是本源,儒教則是末流。他認為道家和儒家的根本區別在於,儒家喜愛勢利,孜孜追求名利。雖然可以
功成名就,卻往往身心疲憊,辛苦恣睢;而道家追求的是一種無慾無求的境界,主張「抱一而獨善」,通過自身修煉而達到養生延年的目的。想要達到這一目的,就
必須清心寡慾,去除心中的雜念與無盡的慾望,用恬靜與淡然的心情來看待世事,修身養性。這樣就能不請福而福來,不禳禍而禍去,使人得以盡其天年而終。這是
一種典型的清靜無為的道家思想,雖然有悖於現代社會激烈競爭的思想,但對於養生卻有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