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從我們的傳統醫學中也可窺見一斑。中醫指出,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充足的氣血和暢通的經絡。通俗地講,血就是流動在血管內的紅色液體,營養、滋潤著全身;經絡就是遍佈全身的各種通道,這都很好理解。但是何為氣?氣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中醫認為,人體中的氣由「先天之精氣」、「水谷之精華」和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所組成。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溫煦、防禦和固攝,也就是具有推動血液、
津液的生成和運行以及維持臟腑組織的各種生理活動的作用。也就是說,中醫學上的氣與溫度的功能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除了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外,剩下的先
天之精氣和水谷之精華就都能用溫度輕易地解釋了。
先天之精氣實際上代表了「先天之本」的腎。腎為一身之陽,就像人體內的一團火,
溫煦、照耀著全身。孩子被稱為純陽之體,就是因為腎陽足。腎陽足體溫就高,孩子火力旺,代謝就旺盛,因此總是處於生長發育的狀態;而老人腎氣衰了,體溫就
偏低,火力不足,代謝也就變緩了,身體狀況逐漸衰弱。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意思是,「陽氣就好像天上
的太陽一樣,給大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如果失去了它,萬物便不得生存。人體若沒有陽氣,就失去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不能供給全身熱量和能量,這樣,生命就要停
止。」
腎就是人的根,如大樹的根一樣,只有在根上施肥、松土,植物才能生長旺盛。只要根能不斷吸收營養,樹就能不斷強壯,同時它
的根又會向大地更深、更遠的地方伸長,就能抵禦風沙等自然災害。即使樹幹給吹斷了、吹折了,只要有根在,大樹還會發新枝、長新葉。只要保住樹根,大樹就能
萬古長青。
人也是一樣,只有保住生命之根——腎,才能永遠健康,永遠充滿活力。腎氣足,我們的體內就每天陽光明媚,充滿生機,血
液運行暢快,各臟器在充足血液的供應下運轉正常。而當腎氣虛、腎陽不足的時候,身體內就出現了陰天,體溫就會降低,陰天持續時間越長,體溫就會降得越低,
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血液凝滯,運行速度變慢。寒和濕又是連在一起的,當溫度下降後,水不易蒸發,濕氣就大,濕的沉重反過來又加重了血液的凝滯,使血液運行
的速度更加緩慢,這樣,各臟器的供血就會減少,臟器的功能就會下降。再加上身體內長期陰雲密佈,很容易造成細菌繁殖,使體內「發霉」、潰爛,引發各個器官
的慢性炎症。如果腎氣不能得到及時補充,體內始終見不到陽光,各種臟器缺血、慢性炎症就會久治不愈。最後從量變到質變,血管被嚴重阻塞,各臟器功能衰竭,
慢性炎症發展為各種腫瘤。解決這一切的根本是盼望著人體內重新升起太陽,也就是讓腎臟重新充滿朝氣,讓我們的身體在充足腎陽的照耀下溫度上升,濕氣蒸發,
這樣血液流動自然就暢快了,臟器的供血又恢復了,「霉爛」的地方乾爽了……
而給人的「根」不斷補充營養、添加燃料,讓腎火不滅的
就是被稱為「後天之本」的胃。正是胃使吃進去的水谷和其他高質量的食物產生了熱量,轉化成了血液。只有保證充足的血液,才能保證身體有充足的能量,才會有
溫度,而溫度又反過來融化血液,使血液向前湧動的力量更足。這就是中醫常說的「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這個「氣」就是熱量,就是溫度。
因此一日三餐吃進去的食物成了保證身體溫度最重要的來源,也是最直接的方法。而吃的食物中有溫熱屬性的,也有寒涼屬性的。比如冬天喝下一碗熱氣騰騰的羊
肉湯,你會感到全身從內到外都溫暖,都舒展開了;喝下一瓶冰鎮飲料,那種透心涼會讓你身體發寒、蜷縮。溫熱的食物在溫暖全身的同時也溫補了腎陽,而腎臟永
遠只存在著補,從沒有瀉的說法。什麼是補?溫熱是補。什麼是瀉?寒涼是瀉。這個寒涼有吃進去的寒涼,也有身體受到的寒涼。腎怕寒涼,腎臟不能瀉,你不能給
它撤火,也不能在上面潑灑冷水,只能通過不斷地、適度地添加燃料,才能讓腎火燒得旺、燒得久。
但是,現在的人們大量地吃著反季節的蔬菜水果,尤其是在天寒地凍的冬天,依舊飽餐原來在夏天才能生長的,用於清熱、解暑、降溫的食物;在人體最需要熱量、最能儲存熱量的季節反倒大幅度降溫。還有,夏天普遍使用空調,不但會加重體內的寒濕,而且直接降低了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