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在我國人口中所佔的比例是0.6410萬,世界發達國家是110萬左右。而在世界五大長壽區,這個比例要高很
多,如原蘇聯的高加索為6010萬,巴基斯坦的罕薩為27.710萬,厄瓜多爾的比爾卡班巴為1110萬,我國新疆的和田、阿克蘇為71.610萬,我國
廣西的巴馬縣為30.810萬。這五大長壽區都是山區。另外,我國湖南的湘西山區、山東的沂蒙山區,百歲老人的比例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看來,百歲老人的
比例還是山區的比較高。
上面列舉的長壽區,這些地方的人文化水平都不高,對養生大多沒有專門研究,吃的喝的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這些地方有一些共同點:遠離都市、山環水繞、綠樹成蔭、景色秀麗、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少有污染。人們吃的都是真正的綠色食品,飲用的多是泉水、溪流,
水質清洌,味道甘純,稀有元素含量豐富,城市中的自來水根本無法相比。
但有個現象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從外表來看,五六十歲的山
區老人比同等歲數的城裡老人顯得衰老很多。長沙市老年醫學研究所的主任醫師朱志明對600例60~90歲年齡段的老人分別追蹤觀察了5~16年,發現了伴
隨衰老的高齡階段出現的一些新現象、新規律,對現代的老人保健很有指導意義。
他以湘西山區與長沙市區作為對照,分別設立
90~109歲長壽組及60~69歲配比組共600例,進行包括體表老化度、體質、血液生理值、生活活動能力、智力、健康狀況等300項內容的檢測,每例
上門詳細調查,比較分析後得出結果:在60~69歲階段,山區老人無論是從外表還是各項測定值,都較同年齡組的城市老人明顯衰老,也就是說這個年齡段的城
市裡的老人身體狀況及各個方面都比山區裡的老人要好;而90歲以上者,兩地各項數值相比較,則表明城市長壽老人比山區長壽老人明顯衰老。這個對比結果說
明,60歲以後城市老人衰老速度明顯加快了,大於山區老人,而山區老人老化的速度卻變慢了,或者說變化不大,仍然處於一種緩慢的變老狀態。
他發現,除了人們所關注的城裡和山區老人所處的外部環境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們自身的生活習慣、生活規律存在不同。城市的退休制度使得60歲以後的老人腦
力、體力活動明顯減少,用進廢退,所以加劇了衰老的進程;而山區的老人沒有退休制度,仍然長期堅持適量的體力活動,生活並沒有因為年齡大而改變多少,仍然
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心理上保持著一樣的心境,所以代謝平衡,從而減緩了衰老的進程,延緩了各器官系統的老化。
這一發現為城裡老
人提了個醒:雖然城裡沒有山區特有的自然環境,但城裡老人只要在退休後仍然保持工作時的狀態,將一直以來的生活慣性延續下去,就一樣能起到延緩衰老、健康
長壽的效果。城裡老人應將退休以後的生活好好規劃一下,不要有「我工作了幾十年,也該好好休息、享享清福了」這種思想,要老有所為、老有所思。老人們可以
隨著身體的衰老逐漸減少體力活動的量,但不能讓自己的體力和思想停頓,就像長期騎著的車一樣,只要注意保養是不容易壞的,如果放上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不騎,
好好的一輛車也會銹死,再也沒法騎了。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老人也要意識到,當你擁有很好的生活條件,兒女孝順,生活無憂,整個人被「供養」
起來的時候,你身體衰老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所以,每個人不管在任何時候,都盡量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我們的身體就不會因閒置過久而遲鈍、「生銹」、報
廢。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山裡的百歲老人多,但山裡人的平均壽命不如城裡人。山區有優越的自然條件,污染少,為長壽創造了良
好的環境;但另一方面,山區的文化程度、生活水平、醫療衛生條件都較差,嬰幼兒死亡率較高,因而平均壽命較短。城裡文化程度、生活水平、醫療衛生條件相對
較好,有助於平均壽命的增長;但另一方面,城市內的空氣污染、食品污染,以及城裡人營養過剩、活動過少等因素阻止了百歲老人的出現。所以山區應提高生活水
平、改善醫療條件,城裡應美化環境、減少污染。大家萬眾一心,共同創造一個長壽的大環境。日常生活中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那麼無論生活在何處,健康活到百
歲就不再是少數人所能享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