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人名:
徐靜蕾、王朔
心理學名詞:
心理防禦機制
要說一個人明明心裡想要什麼,卻矢口否認,裝作毫不在意,這只是一種防禦性反應。太重視、太急於想獲得的東西,一旦對自己承認,就是嚴峻的壓力,一旦對
別人承認,得不到就是巨大的恥辱。聽聽人家徐靜蕾多出塵,至今還聲稱,我是一個徘徊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非職業導演,拍電影僅僅是我的愛好。00徐靜蕾的戰
線越拉越長,導演位置顯然是坐穩了,演員生涯也因風光無限地在《傷城》中與梁朝偉演了對手戲而一片光明,博客女王的位置長盛不衰,她還曾在《夢想照進現
實》中首次獻歌,並差點由她自己填詞。她的行為從經濟學角度而言,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她強烈的不安全感,也許由此才能得到安
慰。
研究一個人的心理,突破口往往在她的言語和行為的不一致性上。
一個被定位在純情路線上的女演員,太容易被人忘記了。徐靜蕾當年嘗試做導演,她說,做演員不是適合她的職業,「人總是要尋找一個最喜歡、最適合自己的職業來做」。但是對於導演這個「最喜歡、最適合的職業」,她卻表示這只是一項「個人愛好」,隨時可以不做。
她聲稱,我這人其實是一個比較沒有職責感的人,一切都在隨意中,一切都在興趣中,我很少自己和自己較勁,所以還要不要做,那要看我的興趣了。多麼牛!
徐靜蕾就是有這個本事,能夠把各種事情都說得輕描淡寫,好像自己完全不在乎,只是興致所致,不過背後總是大動干戈。《我和爸爸》有史無前例的導演陣容,
葉大鷹、張元、姜文,三大導演反串演員,讓徐靜蕾這個演員反串導演,這麼一來,就算影片再不濟,也夠有賣點的了。《夢想照進現實》,用了封筆多年的王朔的
噱頭。
請這些人,沒有她的面子,恐怕辦不到。
儘管導演做得轟轟烈烈,徐靜蕾自稱不適合的演員職業,看上去對她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2006年上海電影節期間,徐靜蕾遇見《英國病人》的導演安東尼·明格拉,主動提出想出演他的新片,被婉言拒絕。那沒關係,因為她在港片《傷城》中謀到了主演之一。劉導演稱,劇本中的角色是一個有個性又有想法的女性,徐靜蕾正好就是有這樣性格的演員。
謝天謝地,她辛辛苦苦做導演,表現出她是個有思想的女性,這讓她終於擺脫了女演員短命的純情路線,甚至PK了鄭秀文,「曲線救國」了。
要說一個人明明心裡想要什麼,卻矢口否認,裝作毫不在意,這只是一種防禦性反應。太重視、太急於想獲得的東西,一旦對自己承認,就是嚴峻的壓力,一旦對別人承認,得不到就是巨大的恥辱。事實上,表示自己什麼都不在乎的人,也許就是什麼都想要得到。
徐靜蕾是最早寫博客的名人之一,這是保持人氣的好方法,她也足夠勤勉,媒體推廣也做得多。不過,據她說,這只是她私人生活的小小需要。她一樣出博客書,一樣簽售,但是她表面上毫不在意的樣子,讓尾隨其後的潘石屹,反而落下了博出位的惡名。
她為《夢想照進現實》獻歌,自我解嘲說只是為了電影宣傳,並且聲稱,唱歌不是她想要的生活。結果,第二首出自「火星電台」的歌又在籌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