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我們這個時代的病:關於人性真相的心理解析 作者:孫未

我們這個時代的病:關於人性真相的心理解析 作者:孫未

第一部份:謝謝你曾用心讀我(2)

[日期:2016-05-25] 來源:  作者:孫未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其實大眾更加寬容,寧願相信溝通傳達了本意,這是每個凡夫俗子歸屬感的需要。恰似在愛情中寧願感受心心相印,比清醒地 認識到同床異夢要舒心得多。我們需要一同坐在「百家講壇」前,同時發笑,並因此感覺我們在那一刻獲得了共識,更好的感覺是,我們和古今中外更多的人,一起 讀懂了《三國》,是易先生讓我們融入了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這種滿足的模式,有如宗教的傳播架構。這種心理需求似乎也能解釋,為什麼天下只有幾種教派統領 眾人,而不是人人一種宗教。
  
  傳教布道最能體現溝通的本質。遇到理性思辨的人,有人向你解釋,因為有前生今世,所以你一生的命運找 不到對應的因果。遇到感性至上的人,也有人會告訴你,篤信是出路。認知流派的研究表明,為了溝通,解讀者常常根據他們試圖說服的人,來調整自己的觀點,例 如試圖說服6歲的孩子使用的觀點會截然不同於試圖說服12歲的孩子時使用的觀點。
  
  世間本無解讀,都是謊言,唯一需要達成的,是目的,這才是人類僅存的共識。利用眾人對歸屬感的軟弱,擁有「粉絲」買單無數,搞定。
  
  切不要因此看輕瞭解讀的意義,解讀絕對物有所值。越不安的時代,解讀才越大行其道,解讀者仍然是擲地有聲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因為他們別開生面地撫慰了人們流離失所的心靈。
  
  李安曾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柄青冥劍,後又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斷背山。現在輪到易先生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三國》。此刻,金庸老先生正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楊過一張張千變萬化的臉。至少,小龍女都管他們叫過兒。
  
  延伸閱讀
  
  對「個人構念理論」的通俗理解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將個人在其生活中經由對人、事、物的認識、期望、評價、思維所形成的觀念稱為個人構念。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個人構念自然因人而異,因此個人構念就代表他的人格特徵。
  
  比如,父母體罰孩子,對父母而言,體罰可矯正偏差行為,有益孩子成長;對孩子而言,對於父母的體罰只好無奈地接受;對社會工作者而言,父母體罰孩子是對兒童虐待。這現象說明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個人構念。個人構念就像一種微型科學理論,是一個人用之預期事件的重要工具。
  
  關於人性真相的心理解析
  
  越不安的時代,解讀才越大行其道,
  
  解讀者仍然是擲地有聲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因為他們別開生面地撫慰了人們流離失所的心靈。
【書籍目錄】
第1頁:作者簡介 第2頁:書稿簡介
第3頁:引言 第4頁:第一部份:中國娛樂界人物析(1)
第5頁:第一部份:中國娛樂界人物析(2) 第6頁:第一部份:現實假扮夢想(1)
第7頁:第一部份:現實假扮夢想(2) 第8頁:第一部份:謊言有毒(1)
第9頁:第一部份:謊言有毒(2) 第10頁:第一部份:越老越難成嫁娶(1)
第11頁:第一部份:越老越難成嫁娶(2) 第12頁:第一部份:謝謝你曾用心讀我(1)
第13頁:第一部份:謝謝你曾用心讀我(2) 第14頁:第一部份:越老越難成嫁娶(1)
第15頁:第一部份:越老越難成嫁娶(2) 第16頁:第一部份:謝謝你曾用心讀我(1)
第17頁:第一部份:謝謝你曾用心讀我(2) 第18頁:第二部份:愛是一種修煉
第19頁:第二部份:對「自戀障礙」的通俗理解 第20頁:第二部份:為什麼我總遇到這種事(1)
第21頁:第二部份:為什麼我總遇到這種事(2) 第22頁:第二部份:女兒,男人生命中的最愛(1)
第23頁:第二部份:女兒,男人生命中的最愛(2) 第24頁:第二部份:當心理學擁抱達爾文(1)
第25頁:第二部份:當心理學擁抱達爾文(2) 第26頁:第三部份:電影大片及熱書析(1)
第27頁:第三部份:電影大片及熱書析(2) 第28頁:第三部份:並非黑暗童話
第29頁:第三部份:孱弱的英雄(1) 第30頁:第三部份:孱弱的英雄(2)
第31頁:第三部份:人類共同的記憶謊言(1) 第32頁:第三部份:人類共同的記憶謊言(2)
第33頁:第三部份:不知死活是幸福的(1) 第34頁:第三部份:不知死活是幸福的(2)
第35頁:第四部份:公眾文化現象析(1) 第36頁:第四部份:公眾文化現象析(2)
第37頁:第四部份:濫性網絡寫作的悖論 第38頁:第四部份:看假人秀「真人秀」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