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6)

[日期:2016-05-25] 來源:  作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有道是:「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發生誤會後,不妨坦然處之。如果感到自己受了莫大冤屈而氣急敗壞地四處辯白,不但得不到同情,反而有可能讓人家看笑話。
  
  2.氣量恢弘
  
  對於錯怪自己的人,不要懷有怨恨。應該看到,在多數情況下,誤會的雙方可能早已有某種隔閡,只是這種隔閡平時你沒有注意。誤解發生後,需要你作一些「修補」工作。反之,如果意氣用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很可能導致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
  
  3.分析原因
  
  讓自己頭腦冷靜,客觀地分析誤會產生的根源。如果責任在自己,不妨「有則改之」;如果不是,那也不必著急,「時間是澄清誤會的明鏡。」相信時間會讓一切都真相大白的。
  
  4.對症下藥
  
  你可以試著與對你產生誤會的人平心靜氣地談一談,也可以轉托其他人作解釋。實際上,有些誤會很容易消除,只要事實擺出來,誤會就會煙消雲散。
  
  人際交往中的偏見
  
   當你遇見一個人時,不可避免會對他產生一些印象,而「偏見」的產生首先來自於「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對人們互相間的關係可以產生巨大影響。譬如談朋友 時,第一印象不好,往往就沒了下文。但是第一印象往往又不很準確,因為在短暫的接觸中,你得出的結論所依據的材料十分有限,因此準確度很低,甚至還會產生 某種偏見。儘管如此,人際交往中還是很難避免第一印象的左右,因此偏見也在所難免。
  
  其次,「刻板印象」也是產生偏見的原因之一。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對某一類人或事物產生的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是認識他人時經常出現的一種現象。我們經常聽人說的東北姑娘「寧可餓著,也要靚 著」,「長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等,實際上都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你對他人的判斷十有八九要出偏差。另外,偏見的產生還受環境的 影響,比如一個人的生活境遇、情緒狀況等。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當一個人處於這種情緒狀態時,他眼裡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其實這也是一種偏見。
  
  產生偏見的一個更為普遍的原因,是錯誤的邏輯推理。人們往往習慣於從一個人存在的某種品質為出發點,然後推斷出他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這種推理容易產生「以偏概全」的偏見,在交往中,必須注意這一點,不能因為某一缺點而將整個人都一票否決。
  
   當別人對自己存有偏見時,要用豁達的心態去對待。假如斤斤計較,甚至以牙還牙,就不利於消除偏見。儘管誤解和偏見會挫傷你的積極性,但人的情緒應當為理 智所控制,否則就很難成為生活的強者。而且,在誤會、偏見面前表現出消極、退卻的情緒,反而會授人以柄,徒增自己的煩惱。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1)
第3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2) 第4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3)
第5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1) 第6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2)
第7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3) 第8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4)
第9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5) 第10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6)
第11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7) 第12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1)
第13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2) 第14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3)
第15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4) 第16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5)
第17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6) 第18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1)
第19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2) 第20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3)
第21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4) 第22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1)
第23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2) 第24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3)
第25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4) 第26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5)
第27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6) 第28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1)
第29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2) 第30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3)
第31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4) 第32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5)
第33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6) 第34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1)
第35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2) 第36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3)
第37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4) 第38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5)
第39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6) 第40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7)
第41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8) 第42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1)
第43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2) 第44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3)
第45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4) 第46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5)
第47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1) 第48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49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50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3)
第51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4) 第52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1)
第53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2) 第54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3)
第55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4) 第56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5)
第57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6) 第58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1)
第59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2) 第60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3)
第61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4) 第62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1)
第63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2) 第64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3)
第65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1) 第66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2)
第67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3) 第68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1)
第69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2) 第70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3)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