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5)

[日期:2016-05-25] 來源:  作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英國首相丘吉爾起初對美國總統杜魯門印象很壞,但是後來他很坦誠地告訴杜魯門,說以前低估了他,這是以讚許的方式表示道歉。這種道歉方式,效果很不錯哦。
  
  千餘年前,曾子就講過:吾日三省吾身。因此,一個人應當不斷檢討自己的過失、努力提高個人修養,才能擁有「好人緣」這張闖蕩江湖的「無敵通行證」。
  
  盡量避免誤解與偏見
  
  誤解與偏見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的死敵,它會一點一滴地腐蝕掉一個人的獨立判斷能力,為他的人際交往旅程套上一副沉重的枷鎖。
  
  交往中的誤解和偏見往往難以避免,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麻煩,很多苦惱。在發生誤解的時候,不要光記得埋怨,因為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面對誤解,你需要做的,應該是好好想一想它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避免誤解。
  
  誤解的產生和消除
  
  現代社會紛繁複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立場,工作性質也不盡相同,在眾人聚集的工作場所,難免會發生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誤會,甚至是摸不著頭腦的糾紛。遭人誤解時,無論你幹什麼都會覺得困難重重,因此,與人交往,必須學會如何應付誤會。誤會的產生,主要有下列幾種原因。
  
  1.言詞不足
  
  有的人可能口才不太好,在表達信息或者說明某些事情時,常常會在言詞上有所欠缺,說了一大通之後,只有自己明白,而別人仍然一頭霧水。這樣的人缺乏「讓別人明白」的意識,容易招來對方的誤解。
  
  2.自以為是
  
  有的人因為頭腦聰明,任何事情都能處理得恰到好處,因此辦事時經常我行我素,自以為是。即使面對從來都沒有做過的新工作時,也不願和別人商量,而是自作主張。這麼一來,難免會讓其他同事產生誤解,即使任務最終完成,也難以受到周圍同事和領導的肯定。
  
  3.過分小心
  
  有些人天生顧慮太多,做什麼事都前怕狼後怕虎,做事小心翼翼,從不發表意見。他們的存在感相當薄弱,容易成為他人誤會的對象。這樣的人缺乏積極表達自己意見的魄力,總希望對方不必聽太多說明就能明白自己的想法。這類人的含蓄並不是美德,自己需要好好反省一下。
  
  4.缺乏體貼
  
  有的時候,縱然是一句玩笑,也可能造成他人的誤解。即使是一句安慰、感激的話,如果對方的接收方式不同,也可能變成誤解。因此,在說話之前,一定要考慮到對方的狀況以及他的接受態度,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5.外觀印象不好
  
  雖然「以貌取人」不可取,但不可否認,第一印象在人際交往中的確很重要。人們往往把親眼所見的形象作為評判個人的標準,這個印象可能成為造成誤解的原因。假如你在公共場合衣冠不整,言談舉止不拘小節,就會給周圍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並且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誤解。
  
  那麼,誤解如何消除呢?
  
  1.心地坦然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1)
第3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2) 第4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3)
第5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1) 第6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2)
第7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3) 第8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4)
第9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5) 第10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6)
第11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7) 第12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1)
第13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2) 第14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3)
第15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4) 第16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5)
第17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6) 第18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1)
第19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2) 第20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3)
第21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4) 第22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1)
第23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2) 第24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3)
第25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4) 第26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5)
第27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6) 第28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1)
第29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2) 第30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3)
第31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4) 第32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5)
第33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6) 第34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1)
第35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2) 第36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3)
第37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4) 第38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5)
第39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6) 第40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7)
第41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8) 第42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1)
第43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2) 第44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3)
第45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4) 第46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5)
第47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1) 第48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49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50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3)
第51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4) 第52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1)
第53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2) 第54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3)
第55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4) 第56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5)
第57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6) 第58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1)
第59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2) 第60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3)
第61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4) 第62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1)
第63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2) 第64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3)
第65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1) 第66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2)
第67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3) 第68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1)
第69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2) 第70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3)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