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當一個人沉浸在想像中無法自拔時,不要忘了自己還生活在現實世界。你最好每週花一天去好好感受現實生活,穿上心愛的高跟鞋,自信地走進地鐵和辦公室。
5.深陷絕望型——「我沒什麼可穿的了!」
這類人一打開衣櫥就陷入深深的恐懼中,因為她完全不能找到一件能穿的衣服!尤其是在不冷不熱的春秋兩季,感覺所有的衣服都過時了,穿什麼都不好看,越看越覺得丑。
據心理學家分析,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態,來源於對自我的深深厭倦。患者渴望能打破陳舊的過去,獲得全新的精神和生活嘗試。
專家建議:通常抱怨自己沒衣服可穿的人往往是因為有太多的選擇。不要讓自己穿得一成不變,逼迫自己在衣櫥裡找出靈感,換一種搭配,就可以看到一個全新的自我。
瘋狂購物的人,金錢花了無數,結果還給自己帶來如此多的麻煩,真有點得不償失。真正理性的消費,是買到適合自己的物品,而不是將所有的名牌都收進自己的衣櫥。
不做網絡的「蜘蛛俠」
網絡作為一種特殊媒體,以其迅速、互動、內容多樣、選擇自由等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一份報告顯示,2001年我國有網民5600萬,其中近60%是18-24歲的青年學生。
網絡猶如一把雙刃劍,它在給這個世界帶來發展的同時,也夾雜著污泥濁水,有的專家甚至將它稱之為「電子海洛因」。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一旦沉溺於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就很難自拔,荒廢學業,虛度青春,有的甚至經不住網絡的各種誘惑而走上犯罪道路。
陷入「電網」,不只是青少年的錯
有調查數據顯示,在大學生網民中有6%左右的人已成為心理狀況堪憂的「網絡癮君子」。參加這次調查的對象基本是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其中,66.7%的
學生認為網絡已經成為自己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缺少它,22.2%的學生不上網就會覺得空虛,5.6%的學生不上網就會覺得煩躁。
網絡成癮,究竟是誰之過?
客觀說來,青少年沉迷於網絡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1.網絡本身的因素
網絡具有無政府主義、資源豐富、超時空、方便快捷等特點,網絡世界裡沒有地理的界線,沒有人世間的距離,它為每個上網者提供一個屬於自己的時空,他們在
這裡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可以體會到現實生活當中不能享受到的樂趣;可以獲得虛擬獎勵,得到自我肯定,從而宣洩成績不好所帶來的壓抑。
2.教育方面的因素
如果學校、家庭對那些有沉迷網絡跡象的孩子以及時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對網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學會自我控制,完全可以避免形成「網癮」。
3.管理層面的因素
目前,無論是網吧的管理體制還是管理方式,都相對滯後於形勢發展需要。網吧管理漏洞百出,為違規網吧和無證經營的「黑網吧」提供了生存的空隙。有些網吧
不惜違反相關規定,專門設立在學校周圍,為了留住上網的孩子,他們提供吃住,通宵經營,甚至幫助孩子逃避學校管理和家長追查。
4.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一個特殊階段。在這一時期,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具體表現為:第二性徵出現、自我意識增強、對新事物敏感、渴望友
誼、自制力相對較弱等。由此,他們產生了多方面的需求。當這些需求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時,他們便會想方設法地去尋求別的補償途徑,而網絡無疑為青少年提
供了發洩和實現自身需求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