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1)

[日期:2016-05-25] 來源:  作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百病由心生
  
  一般來說,人生病不外乎內外兩方面的原因,內部原因是七情困擾,喜、怒、哀、思、悲、恐、驚,哪樣情緒控制不住都會損傷五臟六腑,造成內傷不足的病症,叫做虛症。外部原因是風暑燥熱濕寒侵入,屬於後天有形的氣血之症,叫做實症。
  
   由於發病的原因不同,治療的方法也就不同,實症採用打針吃藥針灸等方法可以治療,虛症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心病還需心醫,需要反思靜養。有人大病纏身,一旦 看開世態炎涼,拋棄爭強好勝之心幡然醒悟,往往會逐漸痊癒康復,就怕執迷不悟,醫術再高的人也無能為力。同樣是癌症患者,有的精神崩潰,有的坦然面對,結 果也肯定不同,快樂療法被證明是治療絕症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導致人生病的內外原因的幾個具體因素。
  
  環境因素
  
   環境這一因素在疾病的產生中是不可輕視的。比如說,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已經對南半球的人們造成了嚴重的健康威脅。現在全世界都在呼籲和倡導綠色飲食、 綠色呼吸等,但我們卻都在不自覺地攝入毒素,比如化肥和農藥的殘留物、工廠廢料、汽車尾氣等等。至於污染引起的健康問題,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哮喘病發病 率的顯著提升。無數事實表明,我們將自然改變得越多,付出的代價也就越沉重。在每個病例中,都應考慮到環境因素的影響,疾病與環境污染的關係是我們急需深 加研究的課題。我們不能再用化學產品來施肥、餵養家畜,更不能再把化學廢料傾入江河,任由它們損害人類的健康。但是,我們也不完全是無計可施,我們可以制 定人體攝入毒素的數量,在商業化耕作中謹慎使用化肥,盡量食用綠色食物,精心呵護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不要覺得現在為時已晚而自暴自棄,更不能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不值得小題大做,漠不關心。我們必須有所行動。
  
   另外,環境因素也包括社會和文化因素的影響。舉個例子,在某個國家發病率奇高的病症很可能與當地風俗和地理環境相關,這種病症可稱作「國家性疾病」。比 如乳腺癌,在日本和中國的患者較少,但在美國卻有1/9的女子受到乳腺癌的困擾。這僅僅是由於飲食結構的差異,還是與兩種文化中女性對於自己身體的態度不 同呢?這有待於進一步探討研究和解決。
  
  再比如,捷克在國家體制轉變之前,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他們一直生活在極大的精神壓抑下。 在很多地區,很多人深受喉部與胸部疾病的困擾。身體的這兩個部位與情感壓抑緊密相關,尤其是悲傷與惱怒。很長時間,他們無法為了自己呼吸,也無法為了自己 說話。他們的情感在心中壓制了太長時間,以至於無法接觸到真正的「心」——愉悅之心,關愛之心。這就是喉部疾病和心臟疾病發病率較高的原因。
  
  基因因素
  
   遺傳或者基因是不可否認的另一個致病因素。比如說,有些生理缺陷在每一代人身上都會發生,所以,相比其他病症,父母身上的病症更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不 過,單單一個基因並不是決定性的力量,外部的因素對基因的誘導可能更加重要。舉個例子,同胞兄弟有完全一樣的基因組合,但是他們不一定患一樣的病。
  
   生活態度和情感環境對於身體的健康來說是同等重要的。它們一起決定了我們的飲食方式、鍛煉方式和個人習慣。反過來,這些方式和習慣又影響到身體健康和抵 抗疾病的能力。當你的身體缺乏照顧、缺少鍛煉、營養不足或被惡習(比如吸煙酗酒)所侵蝕後,即便原來的體質並不弱,也無法抵禦疾病來襲。如果把病因歸結為 「我之所以得病是因為我父母也得過這樣的病」,只會讓宿命論和絕望佔了上風,而你的抵抗力愈加脆弱。不管發生什麼,都要鼓勵自己、愛護自己。你越加關愛你 的身體,你的身體就越能對抗發生在你身上的疾病。
  
  其他因素
  
  假設一下,當我們患病了,然而卻對病因毫無所知,而且其他所有的解釋都對不上號的時候,其他一些不可知的因素就成為最後的解釋。我們必須承認,有些未知因素是確實存在的,有可知的事情就有未可知的事情,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被我們徹底認識和瞭解的。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1)
第3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2) 第4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3)
第5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1) 第6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2)
第7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3) 第8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4)
第9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5) 第10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6)
第11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7) 第12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1)
第13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2) 第14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3)
第15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4) 第16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5)
第17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6) 第18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1)
第19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2) 第20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3)
第21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4) 第22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1)
第23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2) 第24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3)
第25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4) 第26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5)
第27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6) 第28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1)
第29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2) 第30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3)
第31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4) 第32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5)
第33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6) 第34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1)
第35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2) 第36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3)
第37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4) 第38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5)
第39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6) 第40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7)
第41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8) 第42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1)
第43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2) 第44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3)
第45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4) 第46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5)
第47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1) 第48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49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50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3)
第51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4) 第52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1)
第53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2) 第54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3)
第55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4) 第56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5)
第57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6) 第58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1)
第59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2) 第60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3)
第61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4) 第62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1)
第63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2) 第64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3)
第65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1) 第66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2)
第67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3) 第68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1)
第69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2) 第70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3)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