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7)

[日期:2016-05-25] 來源:  作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微笑抑鬱」常見於學歷較高、事業有成的白領女性,特別是高級管理和行政工作人員。專家指出,「微笑抑鬱症」比一般普 通的抑鬱症危害更大。一般而言,患「微笑抑鬱症」的人一般都比較優秀,他們為了維護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會刻意掩飾自己的情緒。而當承受的壓力大 到再也無法承受的時候,他們的反應也是巨大的,可能會從一個極度自信的人變成一個非常自卑的人,甚至懷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時候,人的神經系統就會受到 一定傷害。
  
  有醫生說,體育療法是治療「微笑抑鬱症」的最好方法。如果一個人能堅持每天運動半個小時,那麼,即便是有抑鬱症,症狀 也會很快減輕。因為鍛煉能給人一種輕鬆、自主的感覺。其次就是食療,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因為很多水果中含有的維生素B,能夠緩解緊張情緒。此外,平時也可 以讀讀自己喜歡的休閒書籍,讀書能使人心靈寧靜,心境高遠,是對抗抑鬱情緒的一劑妙方。
  
  抑鬱症還是導致自殺的「罪魁禍首」。據衛 生部報告,我國每年至少有25萬人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自殺成為中國15-34歲人群的第一位死因;70%左右的自殺死亡者和40%的自殺未遂者在 自殺前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另有調查結果顯示,抑鬱症患者有一半以上有自殺想法,其中有20%最終以自殺結束生命。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到2020 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由於抑鬱症是最常見的自殺原因,因此預防自殺的一個最佳方法就是提高公眾對身邊發 生的抑鬱症和自殺問題的認識。有專家表明,治療抑鬱症最有效的不是藥物,而是心理。當一個人感到沮喪時,通常會有以下一些想法,其實換個角度想問題,你會 發覺所有的不幸其實都來自於自己的想像。
  
  1.絕對化的思想。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涇渭分明,一次偶然的失誤便全盤否認自己,認為自己是徹底的失敗者。這種思想會使你無休止地懷疑自己,認為不論做什麼總會失敗。
  
  2.過於普遍化。由於有過一次不愉快的經歷,你就認為在別的事上也會同樣倒霉。
  
  3.精神過濾。你看到事物的消極一面,腦中就總是想著它,於是你認為每件事都是消極的。
  
  4.自我輕視。因周圍的佼佼者而產生自卑心理,遇事總想著自己不行。
  
  5.武斷亂下結論。你設想別人瞧不起你,但不去檢驗設想正確與否,你展望未來,儘是災難。
  
  6.放大與縮小。習慣於放大自己的缺點,縮小自己的優點,歪曲事實的本來面目。
  
  7.情感上的推論。「我感到內疚,因此我一定幹了壞事。」你的感情成為你思想的根據。
  
  8.應該論。「我應該這樣做」或「我必須那樣做」,都是你感到內疚的思想,它們無法讓你去踏實地幹好任何一件事。
  
  9.亂戴帽子。如果你選擇並為之付出心血的目的沒有達到,你就會想「我是個失敗的人」,而不是想「我選擇錯了」。
  
  10.個人化。你總是在想「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是我的過失。」總有「責任問題纏繞著你」。
  
  如果你更加喜歡自己一些,更自信一些,你的感覺就會好一些。請記住這一格言:「你能自救,上帝才能救你。」不要輕易否定自己,更不能輕易放棄生命!
  
   抑鬱症患者常伴有失眠症狀,家人應當給予患者安慰和勸導,經常陪伴在他們身邊,讓患者產生一定的安全感。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患者常常表現為食慾下降,所 以家人應當加強對患者的飲食護理。對病情較輕的患者,家人應當鼓勵其多參加一些活動,並及時給予一定鼓勵,樹立他們對自己、對生活的信心。另外,多聽輕鬆 歡快的音樂、到公園散步、外出郊遊等,都有利於改善抑鬱症狀。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1)
第3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2) 第4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3)
第5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1) 第6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2)
第7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3) 第8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4)
第9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5) 第10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6)
第11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7) 第12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1)
第13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2) 第14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3)
第15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4) 第16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5)
第17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6) 第18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1)
第19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2) 第20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3)
第21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4) 第22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1)
第23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2) 第24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3)
第25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4) 第26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5)
第27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6) 第28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1)
第29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2) 第30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3)
第31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4) 第32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5)
第33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6) 第34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1)
第35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2) 第36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3)
第37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4) 第38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5)
第39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6) 第40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7)
第41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8) 第42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1)
第43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2) 第44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3)
第45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4) 第46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5)
第47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1) 第48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49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50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3)
第51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4) 第52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1)
第53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2) 第54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3)
第55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4) 第56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5)
第57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6) 第58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1)
第59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2) 第60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3)
第61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4) 第62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1)
第63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2) 第64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3)
第65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1) 第66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2)
第67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3) 第68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1)
第69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2) 第70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3)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