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人們生活方式的無窮變化和外界營養環境的惡化也決定了感性化營養供給體系已不可能擔負起給人類供給營養的使命,只會越來越難以滿足人類對營養的「複雜」需求。
和其他動物非常規律的生活方式相比,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已經完全脫離動物的生活方式,而變得「多姿多彩」。人類生活方式的變化無常,導致營養需求的變化非常不穩定。需求量變化之大,僅靠目前的感性營養供應體系,根本無法識別這種變化來滿足人類的精準營養需求。
目前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幾十年前相比,需要的營養更多,營養的需求變化更快、更無常。我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有時已經比幾十年前增加了幾倍甚至10倍以上,
如心態、壓力、鍛煉、工作強度、熬夜、抽煙、喝酒等引起的營養物質變化;不同的身體狀況,如各種慢性病、亞健康、上火、疲勞等都會引起各種營養,尤其是維
生素礦物質的巨大需求變化;因為我們攝入10倍多的第三態物質,使得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需求也成倍增加;由於受遺傳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人、不同的身體
狀態需要的營養的差異性更大,同一營養的需求差別可以達到5倍以上。
但是,我們所吃的東西與幾十年前相比已經面目全非了:
很多食品都是「空熱量」食品,所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微乎其微,而身體不需要的其他物質和毒性物質在食品中的含量卻成10倍、100倍的增加,目的是為
了增加口感和時尚元素。市場上流行的概念性食品,嚴重誤導我們的飲食結構,也是我們營養失衡的罪魁禍首之一。因為這些食品除了時尚的概念和口感,對於我們
的身體健康所需要的營養而言,卻是一個巨大騙局。
還有一個導致我們營養攝入量一直在降低的原因是,許多食品中的營養和以前相比含
量大大降低了。如果說原來我們可以靠感覺輕鬆獲得所需要的營養,而現在注定會使你因攝入不夠而疾病纏身,衰老速度成倍增加。同樣是個吃飽了,攝入同樣體積
的飲食,但是攝入的營養卻少了一大半。
各種植物中的礦物質數量和20年前相比降低了平均30%以上,有些「只長個」的果蔬中的礦物質降低了10倍以上。
食品加工中的損失越來越嚴重:如麵粉在精製過程中,鉻流失98%、鈷流失89%、錳流失86%、鎂流失85%、鋅流失78%、鐵流失76%、鉀流失77%、鈣流失60%、鉬流失48%。
不當烹飪加工中的營養損失也會達到10%~60%。
因此,我們的感性營養供給體系,已經沒有能力適應如此複雜的「營養混亂」的局面,無法在如此複雜的條件下給身體提供其所需要的營養和能量。
以中國為例,國家的營養日推薦量標準決不是每個人的最佳日供應標準,而是一個保證身體正常運轉的安全標準。和身體的最佳需求量相比,很多維生素和礦物質
相差若干倍。但就是這樣一個標準,我們幾乎所有的人的日攝入量還達不到。普遍的情況是熱量嚴重過剩,肥胖病人已達6000萬以上,超重者達2個億,各種慢
性病猖獗。而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非常普遍,如鈣平均攝入量大約只有應該攝入量的一半,兒童缺鐵性貧血率非常高。
「營養絕對不平衡論」注定你一生「疾病纏身」
感性健康時代的飲食不可能很「精準」。
人體每天需要的營養是一定的。對於每個人的個性營養需要量,目前的科技水平都可以非常精準的預測。如果缺乏這些種類的營養或者營養供應的量、供應的時間不對,你的身體就會「得病」;反之,身體得到需要的營養的質和量,我們就可以立刻消除所有由於營養問題引發的疾病。
遺憾的是,感性健康的飲食方式是一個「不確定」的營養供給,吃什麼是「隨機」的,用「隨機」來滿足「確定」,出現問題是一定的。
換句話說,如果在今天「營養環境」極其糟糕的情況下,你的飲食剛好能滿足身體的精準需要,那就像「中彩」一般,難!
為什麼目前人們在過量採食的情況下,人們還會存在嚴重的營養缺失呢?這就是另一個重要問題——
即你的營養平衡不是由你個人決定的,而是由現代食品工業決定的。
食品工業所生產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其營養已經很少或者說已經流失大半,這樣的「空熱量」食品你吃再多只會產生能量過剩,並不能幫你攝入足量的營養。
還有就是現代農業是「產量」第一,很多品種的營養和過去相比,已經降低達30%~60%,吃這樣的食品,營養缺失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