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速度是疾病的晴雨表
——慢性病是身體「阻止」快速衰老的一種方式和外在症狀。
一般性疾病用年輕學健康理論的眼光來看,就是超限因素對身體的刺激身體所表現出來的排異反應,雖然可以引起衰老速度異常,但當疾病被治服時,其衰老速度異常大都可以自動恢復,因此疾病並不可怕。
比如感冒時,身體的很多健康指標會被打亂而呈現不規律的變化。
慢性病是長期對器官組織的一種錯誤使用的外在表現,是衰老速度異常的「症狀」反應,就像炎症是身體和細菌、病毒鬥爭的結果一樣。如果說炎症是身體對細菌、病毒的一種阻止現象,那麼,慢性病也是身體器官對快速衰老的一種阻止方式。
即慢性病事實上是人體組織器官阻止快速衰老的一種外在「症狀」,
因此,慢性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從健康到疾病的過程的快速衰老。正是由於這個快速衰老過程,造成了慢性病人的身體器官的機能比常人過速衰老20~30
年。而慢性病的症狀穩定以後,輕度的慢性病在身體的自我調節下,即使嚴重的慢性病人在現代醫療的幫助下,其衰老速度都會重新恢復到和一般人基本相同的衰老
速度。
當慢性病人受到加齡因素刺激時,其衰老速度也會有很大的動盪和波動,表現出比常人更急劇的加速衰老,只有在疾病趨於穩定的時候,衰老速度才會趨於穩定。
這也就是患慢性病的人機能整體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般性疾病是否對組織器官的機能造成影響,是否對衰老速度造成影響,視疾病是否對器官組織造成實質性破壞。如果治癒後組織器官的機能基本得到恢復,這個
疾病就沒有對衰老速度造成影響。相反,因對器官的組織造成破壞而影響到機能,疾病在患病期間所造成的機能的下降數值就是疾病對衰老速度的影響度。
不同疾病對於衰老速度的影響也是完全不同的。
身體自身有極強的平衡能力,即使是長期的慢性病患者,身體也會在藥物的幫助下,在新的條件下,逐步建立新的穩定的衰老速度平衡。
感性健康時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衰老速度的平台變換發生的頻率大大增加,每次「平台」降低的幅度也大大提高,幾乎所有的人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由於各種原因,都會面臨多次這樣的衰老速度異常。
因此,衰老速度異常對於生命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
目前,在人類的快速衰老中,幾乎每個人身上都存在急速衰老的情況,衰老速度異常是引起衰老過速的主要三大主要原因之一,約佔整體過速衰老的1/4,即
25%。也就是說,在1倍的快速衰老當中,有25%是由於衰老速度異常而造成的。在人類丟失的50年生命中,由於衰老速度異常而丟失的生命大約是12.5
年。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由於衰老速度異常和不平衡衰老,大約使中國人丟失了25年的生命,佔了感性健康時代倍速衰老的一半的生命「丟失」。那麼,另一半,即日常的衰老速度大約只比最佳衰老速度快了大約50%,也就是說日常的衰老速度再降低50%,就可以延長50年的生命。
當然,具體到每個人,其情況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一個人不同器官之間的衰老速度的同步化程度越高,其生命的質量越高,壽命也會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