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飲食貴族化不是天天魚翅,而是營養的精準供應
由於目前的疾病絕大多數都是由於飲食而引起的,因此,標準化的飲食體系就成為數字健康時代的重要數字化健康工程。
感性健康時代,首先解決的是「有飯吃」,然後解決的是「有肉吃」。
數字健康時代,解決的是「有什麼飯吃」、「吃多少」、「何時吃」。
我們不得不舉一個對於人類似乎不太恭敬的例子——那就是人類所飼養的動物的營養平衡水平要比人類強若干倍——大抵實現了工廠化養殖的動物,由於實現了營
養配方的標準化飼養,雞的產蛋率提高了若干倍,奶牛的產奶率提高了若干倍,豬的出欄率提高了若干倍,而且營養性疾病大大降低;相反,我們人類卻仍然採用原
始、落後的任意進食方式。
數字健康時代,人類的標準化飲食將流行!
所謂標準化飲食,就是根據一個人的健
康狀況、遺傳、營養需求、飲食愛好、年齡、性別等,給一個人所定的個性化食譜,解決吃什麼、何時吃、吃多少、分幾次吃的問題。徹底解決由於感性健康時代的
營養環境惡化,以及感覺局限而造成的熱量供給過剩和營養不足的狀況。只有如此,才能清楚攝入的營養物質和非營養物質的總量,輕易實現以下三大目的:
一是當天的營養需求和最佳營養平衡;
二是實現當天的體內酸鹼度的最佳平衡;
三是實現解除、排出體內的全部毒素。
標準化飲食體系是數字健康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
這種貴族式飲食方式在充分尊重個性化、習慣化、口感化、嗜好基礎上的精準營養,將成為品味、時尚、酷的時代象徵,是一種身份的標誌。
憑感覺飲食將被視為非常冒險的不明智舉動!
標準化飲食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個性標準化營養體系------現代生活方式以及食物環境的必然
完全根據身體的實際狀況(年齡、遺傳、體重、實際衰老情況、高危器官等)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不同的心態、壓力、工作負荷、活動量以及睡眠、飲酒、吸
煙、環境等)來定制個性化的營養配方,動態地確定每天攝入多少蛋白質、多少碳水化合物、多少維生素、多少礦物質等,決定供給營養的時間、次數、數量和質量
等,並且弄清、限制攝入身體特別不接受或不需要的「物質」。
個性營養需求的精準供應,將成為數字健康時代的主流營養標準。
個性標準化飲食體系------消化系統和食物的精準對接很重要
個性化標準化飲食是根據個性化的的「營養配方」的基礎上,什麼食品、怎麼吃、何時吃將有很多選擇,在食品的選擇上將根據一個人的口感、嗜好、習慣、消化
能力、食品中的營養吸收率及質量等確定「營養配食」,或葷素搭配,或全素,或添加維生素丸。再根據「營養基礎」確定個性「標準化飲食方案」:三餐、五餐或
多餐,每一餐的飲食量的比例,如果三餐按攝入量是:442、343還是433等。
數字健康時代,沒有什麼垃圾食品。關鍵是你的所謂「垃圾」食品裡面含有什麼營養和有害物質,這種食品對你的身體健康是否合適,如果沒有害處,可以消化,那就是營養食品。關於垃圾食品有兩類:一類是「過量」的,一類是身體不需要的,才是真正的垃圾食品。
準確地講:沒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飲食!
標準化營養食品體系------不再吃信息不對稱的食物
標準化食品體系是標準化營養體系和標準化飲食體系的基礎。工業標準化給工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效益,食品營養的標準化也必將給人類的健康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標準化營養食品只有一個標準:無論是任何食品,在攝入的時候,必須非常清楚其營養含量和非營養物質的含量,也就是他吃進的食物總共含有多少營養,滿足其需求量的多少百分比等。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水、維生素、礦物質等。
非營養物質,包括添加劑、化學物質、農藥殘留、細菌含量、抗菌素、生長素……(人體不需要的所有物質統稱為第三態物質)。
標準化營養食品也稱為數字化健康食品。
所有的食品,無論直接食用的、還是需要再加工的,都必須清楚的統一營養含量標識,包括飲料、奶製品、低溫製品、糕點及其他一切方便食品、生鮮果蔬、速凍食品、冷飲……
還包括餐飲業的飲食供給,每份快餐、每盤佳餚、每碗湯都將標注營養含量、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