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血糖的頻繁變動會導致器官快速衰老
在感性健康時代,檢測血糖時的判斷標準是「正常與不正常」。
年輕學健康理念的標準完全不同,追求的是血糖最佳值的相對穩定。
我們都知道血糖會隨著你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發生很大的變化,吃了某些「血糖指數」高的食品,血糖甚至會發生異常,這些情況都會被視為正常情況,因為身體可
以在很短代表時間內把它變得正常。但是,以年輕學健康的理念來衡量,就是要保證血糖指標的相對穩定,對於引起血糖指標巨大變化的食品,對於身體來講就是
「超負荷」食品,因為其加重了身體器官的負荷,尤其是血糖的頻繁變化,就意味著身體的器官一直處於「降糖」的超負荷工作中。
再如,體溫的不正常來回波動,也是身體器官負荷增加的表現,雖然沒有到發燒的程度。
因此,任何組織器官的相對恆定的理化指標的頻繁變動,都意味著其組織器官的「超負荷」工作,而超負荷工作就意味著磨損的增加,就會加速衰老。
因此,一些標示體內環境的理化指標的頻繁變動就會引起一些器官的衰老速度主流指標的加速降低,因此,維持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是年輕學健康的重要任務。
兩個時代的重要不同在於:感性健康時代關注的指標是一種疾病的診療體系,一般只關注靜態的指標變化,關注這些指標的一系列異常變化,保證其在正常範圍,
目的是保證機體的正常運轉;數字健康時代關注的是身體機能的動態變化以及變化的速度,目的是把衰老速度降到最低,即感性健康時代所放棄的、不重要的恰恰是
其強烈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