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衰老速度決定生命的質量和壽命
感性健康時代的健康標準是:只要身體的健康指標在正常範圍之內,無論如何變化,變高或者變低、變化快或變化慢、甚至忽快忽慢,只要各項健康指標在正常範圍就一切「OK」。
而只有當你的健康指標出了正常的範圍,才會被重視起來!即凡是和疾病無關的所有事情,都無關輕重!
你要是因為體能的降低、肺活量的下降、體重的增加或者性能力的下降而大驚小怪,可能會被認為是荒唐的!因為這些離疾病和死亡都太無關痛癢!
也就是說,由於感性健康時代的「感性化」健康,使得衰老速度和生命的關係沒有被建立起來,而只有疾病和生命的關係牢不可破。
實際上,衰老速度與生命的關係如此密切,要比疾病和生命的關係密切百倍,關注衰老速度比關注疾病要重要的多。
那麼,人的整體衰老速度和生命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無論你願不願意,疾病只是身體和外界的「重大它性因素」戰鬥的外在表現形式和鬥爭的「現場症狀」。在你的生命力足夠強大的時候,一般的疾病對於身體往往
是「怎麼來的,又怎麼去!」而衰老速度的增加所表示的是你的一個個「小命」「沒了」。況且,疾病只是「偶爾」發生的事情,而衰老時時刻刻都在不停地發生。
比如,如果一個人的整體衰老速度是0.5%/年,而你的衰老速度是1%/年,那麼你和他比起來就是「丟」了一年的命!即你們看似都過了一年,而實際上你
已經在這同時不知不覺地「丟」了一年。假如一生都是如此的衰老速度,那麼,如果你們的生長期都是25年,如果他可以活105歲,那麼你只能活65歲。
即它在80年裡的衰老度和你在40年裡的衰老度相同(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活90歲、有人活60歲的原因)。
我們以一個人的一生來衡量衰老速度與生命的關係,仍然以肺器官為例:
肺器官的核心機能指標是肺活量,從理論上說,當肺活量在某個絕對值以上時,就可以滿足身體的正常需求,當低於某個值時,就會由於不能滿足身體的氧氣供應
和廢氣的排出而導致其他器官的機能的急劇下降,而在這個值以上時,就可以保證身體的所有器官可以正常工作、正常發揮機能。這個保證身體所需要的正常的肺活
量值叫做「臨界值」,
而當肺活量低於臨界值時身體就會發生各種功能障礙,並阻礙其他組織器官的功能發揮,促使其他組織器官的機能
快速下降,低於臨界值時身體的最弱的組織器官就會首先出現慢性病的症狀,並逐步蔓延到其他組織器官。而當機能低於某個值時,就無法保證組織器官及身體的正
常運轉,就會導致生命的衰竭而死亡,這個肺活量值叫做「衰竭值」。
一個人從肺活量的頂峰時期到臨界值的年限,是由肺器官的衰老速度決定的,如果衰老速度比較快,那麼從肺活量的頂峰時期到臨界值可能需要50年,而衰老速度降低以後,要降低到同樣的臨界值,可能需要多衰老20年,也就是說,使肺多延長了20年的年輕生命。
同樣的道理,身體的所有器官都會隨著衰老速度的高低不同,性能力可以多延長50年的使用壽命,皮膚可以年輕30年,心臟可以年輕30歲……
我們假設一個人的肺活量的頂峰時期是22歲4000毫升,臨界值是2000毫升,那麼從4000毫升到2000毫升的衰老期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其生命
的質量和壽命,因為生長期是20~25年是一定的,如果衰老速度是1%,那麼一年的衰老值就是大約40毫升,其衰老期就是50年,那麼其壽命就是75歲左
右,如果衰老速度是0.5%,那麼一年的衰老值就是20毫升,其衰老期就是100年歲,其壽命就是120歲以上。
這就是衰老速度與生命的真正關係。
生命就像一場預設好速度的120年的馬拉松賽跑,而(衰老)速度是你可以自我調整和決定的,實際(衰老)速度的快慢決定了你所用的真正時間,即你的生命使用年限(壽命)。衰老速度越快,生命的歷程就愈短;相反,衰老速度越慢,其生命歷程就越長,壽命就越長。
因此,壽命就是一場馬拉松比慢運動,你只有這120年的生命,如果你以一倍的衰老速度「前進」,那麼,一年你就跑了2年的歷程,你的壽命就是70年,如
果你以生命預設的衰老速度,那麼你的壽命就是120年,如果你以1/2的衰老速度,那麼,你的壽命就是200多年。況且,衰老速度的加快會大大削弱你的生
命力,得病以後,你的身體的戰鬥力也會因此降低,從而使你戰勝疾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最後要你命的表面看來是疾病,而實際上還是你的衰老速度。
數字健康時代,衰老速度代替疾病成為數字健康時代的核心健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