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沒有衰老速度觀念,「丟命」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可以說,感性健康時代是人類的健康沒有標準的時代,關注和解決的是人類的疾病問題。
目前人類的健康狀況距離年輕學健康異常遙遠!問題的關鍵就是我們沒有衰老速度的觀念。
不要覺得不可思議,在健康概念裡,人們總是把時間概念和生命概念混為一潭。常規來講,感性健康時代,24小時的生命並不是生命,而是「一天」的時間概念。因此,365天的生命也就不是生命,而是「一年」的時間概念。
這是感性健康時代關於生命的巨大觀念錯誤!
時間是永恆的,但你的生命卻是極其短暫的。無論你是否活著,時間都一天天流逝,而當你活在這個世上的時候,時間對於你就是生命!
我們可能會為蚊子咬一口而感到「癢」,但是,我們從沒有為丟掉24小時的生命而有任何感覺,這不是生命的悲哀,而是受生命的「感覺」局限!
我們不會為肺活量的下降而擔憂,也不會為體能的下降而警覺,所有組織器官的機能下降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再說我們也無法感覺到肺活量又降低了1毫升,更無法感覺到體能的微小變化,等感覺到的時候,往往「木已成舟」。而你每多降低1毫升,就表示你的肺器官的壽命就減少了10多天;你的肺活量降低30毫升,你的肺器官的壽命就「丟」了1年。
其他所有器官機能的降低無不預示著生命的「流失」。
因此,生命就這樣被分割為24小時、1個月、1年的時間單元「溜走了」、「丟掉了」!健康靠感覺會不斷「丟命」的,生命靠感覺會像是一張「大眼」的魚網,總有這種「24小時生命的小魚」會悄悄溜走。
把生命作為時間流逝了!人類的壽命也因此大打折扣,至少整整少活了50年!
這是沒有衰老速度觀念造成的巨大代價。
數字健康時代,速度就是時間,時間就是生命,也就是說,衰老速度就是生命。為了區別時間和生命的概念,我們把過速衰老而造成的生命丟失稱為「丟命」,每丟失一天24小時稱為一個「小命」沒了。
「年輕學健康理論」就是要留住這一個個24小時的「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