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60歲了,心臟功能還只有35歲,而有的人30歲了,心臟功能卻已經50歲;
有的人60歲了,性生活仍然保持每週2次以上,而有的人40歲就已經不行了;
那些經常用腦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他們的腦力一樣好使;而那些不經常用腦的人,到了老年,腦力則明顯下降……
縱觀生命的過程,在我們發病之前,人人都知道,身體會有很多種狀態:有時很精神,但眾多的時候感覺少氣無力,疲勞不堪、沒有食慾;有時感覺好像病了;有時候覺得好像突然老了很多。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健康感受和經歷。
但是,很少人知道為什麼,也很少問為什麼,更不知道自己的狀態因何變化!好像一切都自然而然,天經地義。我們把這些沒有疾病的「第三態」現象統統歸結為亞健康。
所有這些現象都和疾病無關,都是衰老速度的精彩「表演」——說明不同的人的衰老速度是大相逕庭的,不同人的不同組織器官衰老速度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說,衰老速度的不同會導致生命狀態的巨大差異。
如果說疾病只是偶爾光顧人類的身體,那麼,衰老卻是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我們從沒關注過這種衰老速度的變化,沒有關注是由於變化速度的不同而導致生命狀態的巨大差異。一個時代的健康理念和健康標準對於人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其作用甚至是人們無法想像的!
疾病只是影響衰老速度的因素之一
衰老是身體機能的退行性改變。即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所有機能(包括體能、機能和其他健康指標)都會呈現有規律的下降,單位時間內下降的機能的百分比數值,就是衰老速度。一般情況下,以年為標準單位。即每年下降的機能的百分比。
疾病已轉化為眾多衰老因素之一,轉化為對衰老速度的影響。
在以衰老速度為中心的數字健康時代,衰老速度是生命質量和壽命的決定性因素,由於眾多不健康因素的影響,衰老速度的變化是驚人的、巨大的,疾病對生命和
壽命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最後也會反映到衰老速度上,即疾病已經演變為影響衰老速度程度的因素之一,並且往往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也就是說,影響衰老速度的卻遠遠不止疾病一個因素:科學已經證明心態、睡眠、身體組織器官的使用負荷、抽煙、喝酒、環境等大都比疾病更劇烈的影響到衰老速度,或者說一個人一生中有很多因素都比疾病對衰老速度的影響更為巨大。
因此,在數字健康時代,疾病和心態、睡眠、抽煙、喝酒、超負荷工作一樣,都是加速衰老速度的重要因素,我們對這些因素的重視應該像對待疾病一樣,甚至比疾病更加重視,否則,生命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流失,「隱性丟命」數十年。
相對於非常明顯的疾病,這些因素更隱蔽、更經常,給身體組織器官造成的負荷更大,尤其是在我們沒有衰老速度觀念的時候,這些因素導致的衰老速度加快,幾乎在時時刻刻「偷」走我們的生命。
我們付出了50年的沉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