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衰老速度在生命中的精彩「表演」
感性健康時代是人類和疾病的鬥爭年代。
人類在這場鬥爭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一個極為重要的事實是:你還年輕的時候,你的疾病大都可以治好,但是到了老年,由於你的身體機能嚴重下降,難以抵抗「疾病」傷害的時候,最後往往「不治而亡」,使「延年益壽」成為奢望。
據統計,一個人最後2~3年的醫療健康費用佔整個人一生醫療費用的90%,已成為社會的嚴重負擔,甚至有人預言,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整個社會的保障體系都將崩潰!
顯然,延年益壽不是人類的抉擇,而是一種無奈之下的補救措施。況且,人類即使在和疾病作鬥爭中能成功從病魔那裡奪回10年、20年的生命,但這種與疾病鬥爭的日子,這種「不能自理」式的「病病歪歪」的活著,誰願意呢!
這就是我們人類目前的健康現狀。
因此,人類的健康遠不是靠解決老年的疾病問題就可以解決的。
老年身體的機能狀況才是你是否可以戰勝疾病的根本原因,即你是否有足夠的「資本」來戰勝疾病。
其實,任何人都清楚,人類與疾病的鬥爭遠沒有取得最終的勝利!相反,這種以疾病為中心的醫療健康模式,反而使人類丟失了整整50年的生命。甚至,這種曾為人類做出過巨大貢獻的醫療健康模式本身,已正在演變為人類很多疾病的最大「禍首」。
我們都是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下成長和生活的,感性健康時代的健康理念和健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健康程度以及壽命。在這種健康時代為背景下的「保健吶喊」,實在顯得太「蒼白無力」,太「微不足道」了!因為「疾病」才是這個時代的真正主角。
因此,要改變人類的命運,首先要改變的不是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是改變決定人們健康的健康模式和指導人們生活方式的健康理論。
如果說感性健康時代曾經為人類的健康做出過巨大貢獻,那麼到了今天,人類的「健康」該是「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要想更健康、更長壽、生命質量更高,人類有更好的選擇嗎?
如果我們不但注意到感性健康時代所取得的成就,還注意到其如何取得的成就。那麼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即將過去的健康時代裡學到許多東西——
我們是如何戰勝各種疾病的呢?
——已經可以戰勝的疾病肯定是已經徹底「弄清它」:不但弄清它的發病條件、發病機理、發病過程、發病時間、發病症狀,而且全部用數字指標來衡量,任何一個細節的「模擬化」或「感覺化」,都會使它成為「不治之症」。簡單的說就是這個疾病已經被徹底數字化;
——當我們診斷這個疾病的時候,尤其是目前,我們全部是借助現代化的診療儀器、用檢測出來的「數字指標」來判斷、診療,而且越來越來依靠精密的醫療設備、檢測來確診;
——我們更是用「數字手段」來檢測、監控整個治療過程;
——直到有關數據指標顯示全部正常,我們才說疾病已被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