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投資醫療必將「收穫」疾病
感性健康時代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的「醫療」健康階段,和後一個階段的「感性」健康階段。
在「醫療」健康階段,由於醫療的快速發展,使人類能夠戰勝大部分疾病。在這個階段,醫療對於人類健康的促進作用是無與倫比的。在這個階段,人們的保健意識極其淡漠,沒病就是健康,有病就看醫生,大部分醫療費用都用來治病。
在「感性」健康階段,人們開始意識到醫藥並不是解決其健康問題的唯一和最終途徑,對養生和保健的作用逐步有了認識,健康開支向養生和保健傾斜。
但是,從傳統的醫療體系沿襲而來的養生保健理論還是未能脫出「醫療模式」的宿命,無法阻止人類健康環境的逐步惡化,使得慢性病大面積暴發,大肆掠奪人類的生命。
這就是所謂的「投資醫療必將收穫疾病」。
在世界各個不同的地區,人們所處的健康階段是不同的。發達地區處於感性健康階段;第三世界的貧困國家基本處於醫療健康階段;而在非洲某些地區仍然處在原始健康階段。
中國基本都處於醫療健康階段,在發達城市,很少一部分人處於感性健康階段。
在美國的個人健康費用支出中,70%用於保健,30%用於醫藥,每10個美國人中就有7個人享有生命管理服務。
而在我國2005年的人均662.3元(不含公費醫療)支出中,約97%是醫藥費用,只有3%是保健費。
因此,感性健康時代就是一場「醫療」與「疾病」的戰爭,無論誰是贏家,人類都是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