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復發的潰瘍性大腸炎
潰瘍性大腸炎在物質發達的西方國家很常見
最近有年輕化的趨勢
造成這一次現象的元兇主要是
過多的肉食、糖分攝入
以及對西歐生活方式的盲目模仿
「我的腹瀉很嚴重,我一直以為自己吃錯了什麼東西。」
「當我發現自己經常便血後,去醫院做了治療,我還以為這就沒事了呢。」
幾個潰瘍性大腸炎患者這樣說。大腸疾患中,比較常見的炎症腸道疾患就是這個潰瘍性大腸疾患,看字面意思就明瞭,大腸粘膜發炎了,而且是潰瘍性的。這種疾
患無論年齡性別,誰都會得,多見於10~30歲這個年齡段。主要病因在於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潰瘍性大腸炎和大腸癌一樣,都是在文明發達現代化程度較高的
地區發病率偏高。這與他們過多攝取肉類食品、動物性脂肪、糖分、乳製品等飲食習慣有關。現在,這種西方的飲食習慣漸漸席捲我們的飯桌,不少人特別是年輕人
的飲食習慣都被改變,所以發病率相對來說也比較高。
潰瘍性大腸炎的主要症狀是腹瀉、有血便。嚴重的伴有腹痛、低燒。最嚴重的一天
上10以上的廁所,幾乎排泄到精疲力盡。大便多表現為稀薄,而且大部分帶血。這種便中帶血的情況和痔瘡出血不一樣。痔瘡出血一般為鮮紅色,而潰瘍性大腸炎
的血便卻是黑色的,而且帶有粘稠的粘液。
讓我們來看看一位42歲的男性患者D。他平時就患有過敏性腸道症候群,經常拉稀便,而且
伴有強烈的殘便感,一開始的時候,他也沒有留意到什麼變化,直到有一天,他發現大便裡有一些粘稠的粘液狀東西,心裡陡然一驚,很害怕,於是來到醫院。做了
大腸窺視鏡後,我們發現他的大腸已經完全發炎、潰瘍。經過3個月的治療,總算穩定了。現在還在繼續觀察中。
潰瘍性大腸炎有一個令人頭疼的地方,就是好得快,但也復發得快。經常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以為快好了,就放棄治療,但是沒幾天,又復發,這樣反覆幾次,很容易轉變成慢性疾患,所以,治療的過程中一定不要中斷。
潰瘍性大腸炎一般都是從直腸開始、蔓延向上發展的疾患。如果只在直腸內發生炎症,一般來說通過藥物治療很快就可以痊癒。不過如果伴有大腸出血、或腸穿孔
的話,就得考慮手術治療了。手術治療一般是截除大腸的全部,直腸部分只除掉粘膜,用代替直腸功能的小腸,做一個口袋和肛門部位連接,作為臨時人工肛門,時
間較長,通常要維持數月之久。所以說,手術的工程很大,而且後遺症會比較明顯,如果不是非不得已,醫生一般不會勸患者接受手術。說到這裡,我想起一位62
歲的老奶奶。她在發現自己得了潰瘍性大腸炎後,用藥物治療了一段時間,但是她的潰瘍實在太嚴重了,沒多久,就已經像氣球一樣脹起來,發展為毒性巨大潰瘍,
最後不得不全部截除大腸,非常讓人痛心。
這裡我還想強調的是,潰瘍性大腸炎是大腸癌的前期階段,所以應該特別注意。一旦疑心是潰瘍性大腸炎,最好立即去醫院咨詢醫生。並且最好做一次大腸窺視鏡。平時注意不要暴飲暴食,不要積攢太多壓力,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都是防止復發行之有效的方法。
4個人中就有一個的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是指向腸腔內突出或隆起的贅生物的總稱。是形態學的一個名詞,其息肉的性質,在臨床上很難通過肉眼區分,一般需要通過病理學來確定。大腸息肉是常見的大腸疾患之一。占成人總人口的15~20%,一般沒有特別的臨床自覺症狀,多數都是通過體檢時偶然發現。
大腸息肉的分類方法很多,近些年來比較廣泛應用的是把大腸息肉分為腫瘤性、錯構瘤性、炎症性和增生性。並根據息肉數目分為單發和多發。大部分的息肉都是
良性的,其中一部分可能會發生癌變轉變為大腸癌,幸運的是,從息肉到癌症的這個轉變過程非常緩慢。據調查顯示,大約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出現息肉是否跟
體質、遺傳、飲食習慣等有關,這個還有待發掘。便秘患者中經常會檢查出大腸息肉,所以慢性便秘患者應該及早去醫院做做檢查。
息肉
中,多發於兒童的幼年性息肉和有多個息肉的多發性息肉特別危險,嚴重的時候需要動手術摘除。目前摘除息肉主要是在內鏡下進行各種摘除法。一般來說,根據息
肉的形態、大小、數量以及有無跡蒂、長短粗細份分別採用不同的方法,如高頻電凝圈套切除、高頻電凝灼除、活檢鉗除、激光氣化、微波透熱、粘膜剝離鉗除等
等。
此外,還有一種從胃到大腸,大約有100個以上息肉集中發生的家族性息肉團,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不過,遺傳因子在後天會發
生突變,所以家族性息肉團也不一定會傳給後代。有遺傳病史的人,最好從20歲開始,定期做大腸窺視鏡。這種家族性息肉團通常伴有腺瘤性息肉、胃和十二指腸
息肉、腦瘤、副腎皮質癌、甲狀腺癌等疾患。
年輕人也痛苦的克隆氏病
克隆氏病是1932年由克隆
(Crohn)醫生等人最早描述的,所以稱為克隆氏病。這是一種原因未明的疾病,主要發於年輕人,是一種非常少見的炎症大腸疾患。主要表現為肉芽腫性炎症
病變,合併纖維化與潰瘍。這種疾病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大腸癌,由於得不到及時準確的治療而延誤病情,導致嚴重後果。
克隆氏病有一個
特徵,就是可以侵犯從口腔到食道、胃腸、小腸、肛門等消化排泄器官的任何部位,有時候小腸、大腸分別發生病變,有時候同時發生病變。它還好發於末段迴腸和
右半結腸。通過大腸窺視鏡,我們可以看到大腸粘膜上的潰瘍一個接一個,連接起來就好像一條崎嶇不平的鵝卵石路。克隆氏病的病程長,病變會反覆發作,轉移的
病變還可能侵及腸道以外,特別是皮膚。本病在西方國家發病較多。男女發病數無明顯區別。
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患者會出現不同的全
身症狀。通常伴有腹痛、腹瀉、發熱、腸道出血、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部腫塊等。特別是腹痛,可謂是克隆氏病的典型症狀。過度疲勞、暴飲暴食或吃冷飲
後,都會加重病情。如果肛門附近發生剋隆氏病的話,很容易被誤診為多個膿包的多發性肛瘺,如果不能正確診斷並採取適當的措施,患者會非常痛苦。結果可能會
導致貧血、發燒、關節炎、低蛋白質症、虹膜炎、肝病等全身合併症。如果年幼時得了克隆氏病的話,大部分會導致患者發育不良。
一位
20多歲的女性患者P就是這樣的,她從小學的時候患上克隆氏病,經常腹痛、腹瀉、嘔吐、消化不良、肛瘺,她的月經次數少得都能數過來。有些患者的情況要好
些。例如30歲左右的男性患者K的症狀就比較輕,基本上對生活沒有影響。如果您得了克隆氏病,不要喪失信心,趕緊去找專家吧,雖然通過手術也很難治癒,但
如果能持續不斷地進行自我管理和藥物治療的話,就可以很好得控制住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