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性蛋白質和植物性蛋白質
蛋白質的來源分為動物性與植物性。包含在肉類裡的蛋白質就是動物性蛋白質,但很多肉類只要一炸一煎就氧化掉了,蛋白質也就隨之變性,成了劣質的蛋白質。
肉類中含有最佳蛋白質的是魚肉,其次是白肉,再次是紅肉。白肉與紅肉的差別在於油脂的比例。因此說雞胸肉是白肉,而雞腿肉的顏色較紅、血球較多、脂肪也較高,是紅肉。有人說白肉比較健康,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植物性蛋白質,則首推豆類的含量最高,例如,乾燥黃豆有40%的蛋白質含量,另外20%是脂肪、35%的碳水化合物和5%礦物質。中東國家流行一種
叫做lentil的食物,中文有人翻譯成小扁豆,長得扁扁圓圓的、像個飛碟,品種有綠有紅有黃有黑。中東人在橫越沙漠的時候,靠的就是一隻駱駝、一包
lentil和一壺水。由此可以看得出來,lentil是一種營養相當均衡的食物,除了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它還富含纖維、蛋白質和澱粉。蛋白質的比例約
占25%,脂肪0.7%,碳水化合物60%。在美國,lentil比黃豆還不容易造成人體過敏。中國吃得人比較少,但有興趣的人不妨試試。烹調方式一般是
加水煮成濃濃的豆湯,有點像肉湯的感覺,味道還不錯。
每一種蛋白質食物中氨基酸的比例都不同,其中比例最完整的是雞蛋、鴨蛋和肉
類,所以動物性蛋白質又稱為「完整蛋白質」。植物性的蛋白質會有比例不完整的情形,因此稱之為「不完整蛋白質」。例如,穀類(包括糙米與全麥)、堅果和種
子等,缺乏賴氨酸,而蔬菜和豆類,缺乏蛋氨酸,所以,我通常會建議吃素的人,穀類與豆類要一起吃,氨基酸比例就會形成互補,使蛋白質的吸收更完整。
越接近人體的蛋白質越好
根據營養學的定義,蛋白質的優劣與否,要看成分中每一種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是否與人類接近,越接近的越好。另一個評斷標準是,吃下去的蛋白質被人體吸收的
程度好不好?通常可以吸收到70%,就已經是很好的蛋白質了。而蛋白質裡氨基酸比例跟人類最接近的是蛋,肉類的蛋白質也不錯,跟人的比例也很接近。
有些人會擔心膽固醇的問題而不敢多吃蛋,其實蛋是很健康的食物,重點就看你怎麼烹調的(詳見第四章「誤區二:少吃高膽固醇食物?」)。不過現代的蛋,因
大量生產,而且飼料中加了很多生長激素、雌激素和抗生素,品質比以前差很多。便宜的蛋打開之後,蛋清就像水一樣四處散去;好一點的蛋,蛋清是呈半固體狀
的。雞蛋的營養成分與雞的飼料有關,有些雞農比較有健康觀念,會餵養雞隻吃含有3的穀類或草類,生出來的蛋就含有大量的3,比較營養。所以,雞蛋挑好一點
的買是值得的,不但比較營養,也不會吃到人工激素。
那麼,一天該吃幾個蛋呢?其實,只要對蛋不會過敏的人,原則上一天1~3個都沒問題,有些特別需要補充蛋白質的人,一天吃上四五個也沒關係。但這裡所指的是水煮蛋、鹵蛋和茶葉蛋,如果是炒蛋和煎蛋,因為膽固醇容易氧化與蛋白質容易變性,一天就不要超過1個比較好。
均衡攝取蛋白質
雖然蛋白質是餐餐必不可少的重要營養成分,但也不能無止境的無限攝取。缺乏的時候,會造成血糖不穩、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疲乏,如色氨酸缺乏時,會導
致憂鬱症和睡眠問題,出現對疼痛太敏感等情況。但是吃太多,也會導致電解質與礦物質的流失,形成心律不整或骨質疏鬆,更會增加肝臟與腎臟的負擔,所以腎透
析患者對蛋白質的攝取必須非常小心。
吃太多的蛋白質,往往也表示吃下太多的肉。如果是高溫燒烤,就容易使動物性脂肪與膽固醇氧
化,導致壞膽固醇(LDL)升高,形成心臟病或腦卒中。另外,高蛋白質飲食也易產生高嘌呤,造成痛風。還有,蛋白質的代謝因為需要很多維生素B6和B族維
生素參與,所以蛋白質吃太多也容易導致維生素B6的缺乏。B族維生素存在於在很多蔬菜裡面,所以吃很多肉的時候,記得也要吃很多蔬菜,使蛋白質代謝正常。
蛋白質吃得太多也會造成體內酸度太高。體內的正常酸鹼度應維持在pH7.35~7.45之間,不能太酸也不能太鹼,太酸會造成很多慢性病的產生,最常見
的就是鈣、鎂、鋅等礦物質的流失,因為身體為了中和過多的酸性物質,必須釋放出一些鹼性礦物質,最常被使用的就是來自骨頭中的鈣和鎂,這就是嗜吃肉者骨質
容易疏鬆的主要原因。牛奶也屬酸性食物,所以我不同意用牛奶補鈣這種說法,因為牛奶喝越多,身體越酸,反而越容易讓鈣質流失,罹患骨質疏鬆,除非你同時補
充了大量的鹼性食物(如蔬菜),來平衡身體的酸鹼值。
蛋白質對身體的重要性
近年來流行多種減肥方式,例
如,號稱只吃肉不吃飯的「阿金飲食」(AtkinsDiet),主張攝取大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越少越好;與此相反的,還有提倡吃大量高碳水化合物,但
吃少量脂肪、適量蛋白質的「歐你虛飲食」(DeanOrnish)與「皮特金飲食」(PritikinDiet);中庸一點的,有「帶狀飲食」
(ZoneDiet),它介於阿金飲食與歐你虛飲食之間,強調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應為40︰30︰30。此外,還有血型飲食、排毒飲食、全素
飲食、奶蛋素飲食、低過敏飲食、低脂飲食、斷食飲食、低鹽飲食、痛風飲食、生食飲食、延壽飲食、印度飲食、中式飲食、琉球飲食、日式飲食、墨西哥式飲食、
地中海式飲食,以及美國農業局在多年以前公佈的金字塔飲食。如此林林總總、琳琅滿目的各式各樣飲食方式,都很風行,也有其背後的理論主張,也都有人遵循追
隨。
那麼,為什麼講蛋白質的重要性要先談這些呢?因為這些不同的飲食方式攝取蛋白質的比例差異非常大,有些幾乎完全不吃蛋白質,
有些則根本只吃蛋白質,所以到底該不該吃蛋白質?怎麼吃蛋白質?已造成許多民眾的困惑。事實上,沒有一種飲食適合所有的人,因為每人的體質不同、成長背景
不同、居住環境不同及身體健康的程度不同,所以,你最適合哪一種飲食,最好經由精通中西醫學與各類飲食的醫療專家為你檢測與分析,量身定做一套全方位的飲
食計劃。在本書中,我也會把所知道的各種飲食的誤區與優劣詳細說明。我相信,只要看完本書,您一定對於自己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什麼可以吃?什麼應少
吃?什麼根本不能吃?有基本的瞭解。如果有進一步的需求,希望專業的協助,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醫師和營養師接受這方面的培訓,為許多有迫切需求的民眾服
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