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約有60%以上的白血病患者存在貧血。貧血的原因是血紅蛋白的減少。由於血紅蛋白是血液中運送氧氣的主力軍,因此
貧血時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的組織和器官的缺氧症狀。在早期,患者的皮膚黏膜呈蒼白色,尤其在手掌皮膚、口唇黏膜、瞼結膜等處最為顯著;患者自覺疲倦、乏力、
頭暈耳鳴、記憶力衰退、思想不集中;脈率變快、呼吸急促;食慾不振、腹脹、腹瀉;多尿;月經不調和性慾減退等。貧血嚴重時,患者還可有低熱、水腫、蛋白尿
等表現。
淋巴結和肝、脾腫大約有一半以上的白血病患者可在頸部、鎖骨等處觸摸到腫大的淋巴結。腹部深觸診可觸及腫大的肝、脾,這
在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中最為顯著。當然,肝、脾腫大不是白血病特有的,如肝炎、肝膿腫、肝癌等可有肝腫大的表現;瘧疾、溶血性貧血、傷寒等可有脾腫大的
表現。當出現肝、脾腫大時,應在充分檢查後與上述情況區分開來。
劇烈頭痛當白血病細胞浸潤腦組織和蛛網膜下腔時,患者會出現神經
系統的異常。蛛網膜是顱骨骨膜內面的一層透明膜,它與腦組織表面覆蓋的軟膜之間有一定的腔隙,稱「蛛網膜下腔」。腔內的腦脊液,不斷地產生,又不斷地滲入
血液,構成了腦脊液的循環。當白血病細胞在蛛網膜增生時,蛛網膜下腔會發生狹窄,致腦脊液的循環障礙,引起腦積水。這時患者會出現劇烈的爆炸樣頭痛、噁
心、嘔吐、視力模糊等。若白血病細胞在腦的小血管周圍集聚,會導致小血管阻塞或出血性栓塞,患者不僅會頭痛,還可有輕度癱瘓,甚至昏迷。
肺感染60%以上的嚴重白血病患者會出現白血病細胞的肺浸潤,常以並發感染為表現,如低熱、輕咳、咳痰等。
骨痛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最常見,又以兒童患者居多。其原因主要是骨髓腔內白血病細胞的增生速度超過血細胞向血液釋放的速度,白血病細胞在骨髓腔內聚
集,導致髓腔壓力增加,產生疼痛。骨骼的營養來自骨膜下的血管,當骨膜受到白血病細胞浸潤時,骨骼的血供遭到破壞,導致骨質疏鬆甚至分解,產生疼痛。應用
化學藥物治療時,大量白血病細胞在被殺傷時產生的代謝物質導致高尿酸血症,出現痛風性關節痛。白血病患者可以有許多其他症狀,這與白血病細胞的浸潤部位有
關。當機體出現異常的表現時,應及時與醫生聯繫,以便早期發現問題,採取治療措施。
白血病患者如何預防感冒白血病患者因具有免疫
作用的白細胞的功能發生紊亂,故機體的抵抗力降低,更易發生感冒,且恢復慢,較正常人易並發肺炎,是影響患者順利康復的重要因素之一。白血病患者預防感
冒,主要有以下6個原則。1.限制公共場所的活動:公共場所是人群聚集地。流感病毒、肺炎球菌等就寄居在人的鼻腔和咽喉部。它們會隨人的呼氣和唾液飛沫等
排入空氣。2.防止過度緊張和勞累:過度緊張和勞累可導致機體的代謝功能紊亂。疲倦和抗病力下降就是這種紊亂的結果。故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非常
重要。3.加強個人防護:如根據氣溫變化及時添加衣服,每天用復方硼酸液漱口3~4次;碗筷煮沸消毒,每週1~2次。流感季節外出佩戴口罩等。4.保持室
內空氣新鮮:每天開窗通風2次,每次應在30分鐘以上,這樣有利於室內空氣的淨化。通風時白血病患者應待在其他房間,待室溫恢復後再回到原室。5.定期為
空氣消毒:在感冒流行季節,可預防性地以過氧乙酸或食醋等進行空氣消毒。6.保護性隔離:當患者的白細胞數低於500個/微升時,機體防禦微生物侵襲的能
力非常低下,即使平時不能使人致病的微生物,此時也會使白血病患者出現全身性感染。這時需給予患者保護性隔離,即將患者安排在一個相對清潔的環境中,以預
防感染。
兒童白血病的症狀白血病的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等到發現異常時通常已經太晚了,尤其是兒童,症狀會急劇惡化。所以白血病
必須早期發現,早日開始治療。●三大症狀發燒免疫力降低、反覆感染、發燒貧血臉色不好、沒有精神、指甲或眼瞼裡面發白出血鼻子或牙齦出血難止,容易形成淤
斑●其他症狀淋巴結腫大關節痛體重減輕肝、脾腫大腹脹食慾不振顏面神經麻痺眼球突出目眩或噁心
通過外周血液檢查和骨髓檢查確定病型首先,進行一般的血液檢查,當診斷為白血病時,再進一步做各種特殊檢查以便以更詳細地檢查白血病的病型和進展狀況,加以確定。
一般檢查將靜脈血中的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或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壓積等數值與正常值相比較。患白血病時,紅細胞幾乎都會減少,血小板也會減
少,而白細胞卻通常會增加。但有時白細胞也會減少。此外,血清中一種乳酸脫氫酶(LDH)也會增加。血液檢查發現異常時,要進行血液標本染色,以顯微鏡觀
察血細胞的形態變化;同時還要進行骨髓穿刺,檢查骨髓細胞的異常變化,以診斷白血病進展到什麼程度,屬於哪一型。當穿刺無法吸取骨髓液時,有時要採集一部
分骨髓,進行骨髓活組織檢查。另外,為了掌握疾病擴散的情況,要進行胸部、腹部、骨的X光檢查。
特殊檢查檢查癌細胞表面標記物、酶組織化學染色、染色體等。在確診白血病病型及屬於哪一個階段的細胞癌化後,再決定應用何種藥物或治療方法。此外,診斷癌細胞浸潤臟器或骨的程度,要利用CT(計算機斷層顯像)、MRI(核磁共振顯像)或放射性同位素骨掃瞄等檢查手段。
以化學療法為主隨著醫學的發展與進步,白血病的治療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人們不僅僅滿足於患者的完全緩解,而且還致力於最終使患者長期無病存活乃至痊癒的研究。目前白血病的治療有化學療法、中西醫結合治療、骨髓移植、生物調節劑治療、基因治療等方法。
化學療法化療一般分為誘導緩解治療、鞏固治療、維持治療、強化治療(分為早期強化和晚期強化)等幾個階段。化療的重要原則是早期、足量、聯合、個體化治
療。由於抗癌藥物的大量應用,會出現一些毒副作用,如骨髓移植導致血細胞減少、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便血等胃腸道反應;免疫抑制導致化療患
者容易出現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等不良反應。這些都需要在化療過程中加強注意與密切監測,應用其他藥物和方法避免或減少毒副作用。近年來隨著新的抗白血病藥
物的應用,白血病的治療療效有了長足的進步,並且隨著白血病治療研究的進展,療效還在不斷提高,為根治白血病帶來了希望。
中西醫結合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取長補短。中醫、中藥能彌補西醫化療「不分敵我,一味殺滅」的不足,又能解決對化療藥耐藥的問題。同時一些低增生性白血病,本來白血胞、血小板就很低,經不住強力的化療藥,可用中藥來治療,既避免西藥的毒副作用,又能緩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