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昏倒的急救處理有貧血患者昏倒時,先解開其衣服,使其能夠順暢地呼吸,確認其是否有意識、脈搏、呼吸。如果沒有,
要做人工呼吸等緊急必要的處理。多數患者表現為臉色蒼白或發青、手腳冰冷,應該給其蓋上毛毯等,以保持體溫。天氣太熱時要打開窗戶,導入新鮮空氣。以坐墊
等物品,將患者腳部抬高約30厘米,以使血液流向腦部。患者意識恢復的話,用白糖水或溫度與體溫相當的葡萄酒慢慢喂之,使其保持安靜,直到臉色好轉。
Q&A
Q怎樣預防貧血?A只要日常生活和飲食上注意調整,貧血是可以預防的。首先要為骨髓提供充足的造血物質。鐵是製造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在一般情況下,成
年男性每天約需鐵1毫克,生育期婦女每天需鐵1.5~2毫克,妊娠和哺乳期需鐵量更多。因此,平時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豬肝、蛋黃、海帶、紫
菜、木耳、香菇及豆類等。其次,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如餐後適當吃些水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果酸,能促進鐵的吸收。餐後飲用濃茶,茶中的鞣酸
會與鐵結合生成沉澱,會影響鐵的吸收。另外,用鐵鍋烹調食物,對預防貧血大有益處。葉酸和維生素B12也是造血必不可少的物質。新鮮的綠色蔬菜、水果、瓜
類、豆類及肉食中,含有豐富的葉酸;肉類及肝、腎、心等內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但高溫烹調可使50%以上的葉酸和10%~30%的維生素B12
遭到破壞。因此,生活中既要注意飲食多樣化,又要講究烹飪技巧,盡量避免過度烹製食物。同時,要保護好「造血工廠」。許多化學性和物理性因素都可損傷骨
髓。化學因素如苯、有機砷、抗腫瘤藥物、某些抗生素(如氯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藥物、抗癲癇藥物、抗風濕藥(如保泰松、消炎痛)等;物理性因素如X射
線、射線等,均可損害骨髓,是造血的大敵。
因此,應嚴格執行防護措施,遵守操作規程,尤其不可濫用對造血功能有害的藥物,還應避
免不必要的X射線照射。失血也是導致貧血的重要原因,因此,對各種失血性疾病,如鉤蟲病、痔瘡、月經失調和子宮肌瘤造成的出血等,應積極進行治療。Q聽說
嬰兒只喝牛奶容易發生貧血,是這樣嗎?A是的。新生兒出生時從母體帶來了一定量的鐵,但4~6個月後,從母體獲得的鐵基本用完了,就需要從食物中補充鐵
質。可是,市場上出售的配方牛奶,每1000毫升中僅含鐵0.5~2.0毫克,而1歲的孩子每天需要攝取6毫克鐵。牛奶的含鐵量只有母乳的1/3,母乳中
鐵的吸收率可達50%,而牛奶中鐵的吸收率僅為10%。而且,牛奶中的鈣、磷、鉀含量很高,這些礦物質都會影響鐵的吸收。因此,如果4~6個月後的寶寶還
是每天只喝牛奶,沒有添加輔食的話,就容易出現「牛奶貧血症」。
一般來說,從4個月開始,就要逐步給寶寶添加一些蔬菜泥、水果
泥。為了補充鐵的不足,還要添加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雞蛋黃,它不僅含鐵多,還容易消化。可將適量的熟雞蛋黃碾碎,直接加入到煮沸的牛奶中,攪拌均勻,
餵給寶寶。Q什麼原因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A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分為先天性和後天獲得性兩種,先天性占2.5%,多在10歲前發病。後天獲得性再
障原因不明者,稱為原發性再障,占70.3%;能查明原因者稱為繼發性再障,占16.9%。近年來繼發性再障已有明顯增加。致病原因中最常見的是藥物,如
氯黴素、保泰松;工業或生活中接觸到化學物質而中毒或過敏也較常見;還有各種形式的電離輻射。較少見病毒感染和免疫反應等,其中以病毒性肝炎相關性障礙相
對多見。
Q聽說使用鐵鍋炒菜可預防缺鐵性貧血,是真的嗎?A是真的。傳統中國膳食烹飪使用的炊具多是鐵鍋。使用鐵鍋烹調可以增加
人體對鐵的攝入量,因為用鐵鍋烹調的食品中鐵的含量增多。這也許是微小鐵屑的脫落和鐵的溶出所致。因而,對於預防缺鐵性貧血來說,用鐵鍋烹調膳食是有益
的。但是,使用鐵鍋時鐵的溶出量的控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方面,無法估計每天通過使用鐵鍋烹調增加了多少膳食鐵的攝入量;另一方面,人體對鐵鍋中的鐵的
吸收率較低,很難用於鐵缺乏和人體缺鐵性貧血的治療和預防。因此,我們在選擇預防缺鐵性貧血的措施時,雖然可以考慮鐵鍋的有益作用,但是不應該把鐵鍋烹調
當做唯一的可依托方法。預防缺鐵性貧血的措施應該以調整膳食結構和選擇食用鐵強化食品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