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即肺部發炎之意,是呼吸系統裡非常重要的疾病,也是人類死亡的主原因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肺炎死亡率占呼
吸系統急性感染死亡率的75%。在我國各種致死病因中,肺炎佔第5位。由於近代醫學的進步,許多肺炎患者經過藥物及輔助性療法而得以治癒,但是由於肺炎的
致病原因相當複雜,在嬰幼兒、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受損患者中,肺炎死亡率仍然很高。
肺的構造肺是人身體中最大的臟器,是呼吸系
統的中心。肺的上端達鎖骨上2~3厘米,底部至橫膈,左右成一對,右側的稍大。右肺可分為上葉、中葉和下葉共三個大葉,左葉可分為上、下兩個大葉。每個大
葉由2~5個肺段組成,每個肺段又由許多小葉組成。肺的入口處稱為肺門,支氣管由此入口進入,然後分支形成細支氣管,在末端形成小袋狀的肺泡。肺泡呈薄膜
狀,帶有動脈分支形成的毛細血管,可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換。肺泡的直徑為0.1毫米,兩側肺共有約3~5億個肺泡,若將之全部拉開,總面積可達到
100平方米以上。肺的表面被胸膜覆蓋,胸膜在肺門附近也同時覆蓋胸腔內側。由於胸腔的壓力比大氣壓力低。所以肺在胸腔內比較容易膨脹,但肺本身是無法膨
脹或收縮的,必須借助橫膈的呼吸肌或其他肌肉幫助,才可以進行呼吸。
氣體交換的機制肺泡的氣體交換是經由極薄的肺泡膜,以擴散方
式進行的。所謂的擴散就是從濃度高的地方移動到濃度低的地方。當血液接觸到肺泡膜時,二氧化碳會從濃度高的血液移到濃度低的肺泡;相反地,氧氣會從濃度高
的肺泡移動到濃度低的血液中。就這樣,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了交換。
肺炎的病因與分類多種多樣。肺炎可由不同的致病因子引起,根據
病因可將肺炎分為感染性(如細菌性、病毒性、支原體性、真菌性和寄生蟲性)肺炎、理化性(如放射性、吸入引起的類脂性)肺炎以及變態反應性(如過敏性和風
濕性)肺炎。由於致病因子和機體反應的不同,炎症發生的部位、累及的範圍和病變的性質也往往不同。炎症發生於肺泡內的稱為肺泡性肺炎,累及肺間質的稱為間
質性肺炎。病變範圍以肺小葉為單位的稱為小葉性肺炎,累及肺段的稱為節段性肺炎,波及整個或多個大葉的稱為大葉性肺炎。按病變性質肺炎可分為漿液性、纖維
素性、化膿性、出血性、乾酪性、肉芽腫性和機化性肺炎等不同類型。
肺炎的誘因有哪些?正常情況下,人體呼吸道有較強的防禦機制,
病原體進入體內不一定引起發病。但有些因素可使機體防禦功能下降,病原體乘虛而入,導致機體發病。這些誘因包括:1.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感染能破壞支
氣管黏膜的完整性,影響黏液-纖毛的活動,從而導致細菌等的感染。2.突然受涼、飢餓、疲勞、醉酒等,削弱全身抵抗力,使細胞吞噬作用減退,免疫功能減
弱,導致發病。3.昏迷、麻醉、鎮靜劑過量,易發生異物吸入,引起細菌感染。4.患有一些基礎疾病,如免疫缺陷、糖尿病、腎功能衰竭等,也是易感因素。
幾種常見肺炎的表現雖然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肺炎,其症狀表現不一樣,但不論是何種肺炎,基本上都有發燒、咳嗽以及呼吸短促等共同特徵。咳嗽有時為乾
咳,尤其是病毒性或黴菌性肺炎;但多數都會出現咳痰,特別是細菌性肺炎。如果肺炎波及胸膜,患者常會感到胸痛。如果發熱很高,病人常會發生寒戰。以下為幾
種常見肺炎的表現。
肺炎雙球菌肺炎發病常常比較急,會有寒戰及高熱。咳嗽有時帶有黃綠色痰,或痰中帶血(鐵銹色痰)。發生肺炎之前,病人常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病毒性感冒,這可能是重要的誘因。
真菌性肺炎與肺炎球菌性肺炎的表現大不相同,通常發病較緩,因而患者常常察覺不到,乾咳是該病主要的症狀,發熱不太高,寒戰不常見。年輕人最容易得這種肺炎,老年人及幼兒也易患此病。
葡萄球菌肺炎及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通常病情都較嚴重。患者常常是因其他複雜的疾病而住院,防禦功能受損,或新近曾使用抗生素。葡萄球菌性肺炎有時候是流行性感冒的併發症,有時候是感染通過血液循環播散的結果。
厭氧菌肺炎常常發生於意識障礙或吞嚥困難的患者,因為這些患者無法阻止口咽分泌物被吸進呼吸道。這類患者通常口腔衛生都很差,常有牙齦炎或牙周病,發病呈漸進性。有時咳惡臭痰,則可能為厭氧菌感染,因為厭氧菌會破壞組織,造成組織壞死,因此常形成膿腫。
軍團病肺炎有時發生於單獨病例,有時則以集團方式局部流行。正常人也會患軍團病肺炎,但呼吸系統防禦功能受損的患者更容易患此病。病情常常極為凶險,不
但呼吸系統出現障礙,也有發生呼吸衰竭的可能,而且還伴有非呼吸系統方面的症狀,例如腸胃、中樞神經、肝及腎方面的異常。
軍團病
1976年美國建國200週年之際,一批退伍老兵在費城聚會,兩天後與會人員中有180多人相繼出現高燒、頭痛、嘔吐、咳嗽、渾身乏力等症狀,90%的病
例胸部X光片都顯示出肺炎跡象。共有34名患者因此死亡。疫情發生後,醫學專家從病死者肺組織中分離出了致病病菌,稱為「軍團菌」,此病也因此得名「軍團
病」。此後,軍團病在全球共發生過50多次,近幾年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均有流行。目前已知軍團菌可寄生於天然淡水和人工管道水中,也可在土壤中
生存。研究表明,軍團病的潛伏期為5~10天不等,主要症狀為發熱、伴有寒戰、肌疼、頭疼、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和腹瀉等,病情嚴重者會死亡,病死率達
10%。一般不會人為接觸傳染,與一般肺炎不易區別。軍團病全年均可發生,以夏秋季為高峰,該病經空氣的傳播性很強,但目前還未證實人與人之間能夠傳播。
老年人、吸煙酗酒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此病。一般來說,當水溫在31℃~36℃之間,水中又含有豐富的有機物時,軍團菌可長期存活,當水溫升高到
60℃以上,軍團菌就不易生存了。城市中的軍團病主要由滋生在空氣加濕器、蓄水系統、空調系統等潮濕環境中的軍團菌引起。病毒性肺炎起病緩慢,表現為頭
痛、乏力、肌肉酸痛、發熱、咳嗽、乾咳或咳少量黏痰。流感病毒肺炎開始為典型的流感症狀,12~36小時內,呼吸增快,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紫紺,甚至可
發生呼吸衰竭及休克。
吸入性肺炎為液體、顆粒性物質或分泌物進入下呼吸道引起,多見於久病臥床的病人。如果吸入量大,可引起急性
肺損傷或肺部的反覆感染。出現急性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及心動過速或發熱、咳嗽、咳痰等類似細菌性肺炎的症狀。確診有賴於特徵性症狀、X光片及化驗檢查肺炎
的診斷包括三個層次:臨床診斷、放射線學診斷及病因診斷。
臨床診斷最先要確定是否為肺炎。一般說來,如果病人有咳嗽、咳痰、高
熱、胸痛以及胸部X光片上異常陰影時,常可診斷為肺炎。證實為肺炎以後,就要考慮是屬哪一種肺炎。某些病原微生物引起肺炎時,有其表現特徵,初步診斷時值
得參考,由此詳細詢問病史,包括環境、社會背景,及病人原有的慢性疾病等,會有助於推斷肺炎病原體。有時會發現一些體征,可提示某些病原體。如脈搏及體溫
上升程度不成比例,可能為軍團病、病毒性肺炎;口腔內有膿漏或牙周病,可能為厭氧菌感染;身上有多形紅斑,則可能為真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