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健康》內容簡介:
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近年來全心致力於倡導健康新觀念、普
及健康知識工作,舉辦過1000多場演講,他的有關健康的書籍銷售數百萬;著名作家蘇叔陽創作過《丹心譜》、《中國讀本》等多部作品,身患癌症多年依舊歡
笑如初、筆耕不輟。這兩位不同領域的專家攜手談健康,從哲學、文化、歷史等多方位對健康進行詮釋,將權威理論與親身體驗巧妙融合,讓人耳目一新。書中對健
康的概念、心態對健康的重要作用、如何投資健康、如何對待疾病等問題給讀者以深刻啟迪,並呼籲全社會從「被動治療」向「健康促進」轉變,進行一次健康觀念
的革命。
感悟健康
寬廣的心胸讓你健康
文懷沙
短暫的生
命,繁雜的生活,必不可少的追求和慾望,讓人渴慕健康。新時代有新時代的健康觀。教人怎樣健康,是門大學問。洪昭光教授開講座、寫文章,普及健康知識,惠
人多多,自然是健康學的專家。蘇叔陽是我的小友,幾次三番從癌魔的指間飛過,依舊歡笑如初,讓我覺得疾病也害怕他的靈氣。人民衛生出版社諸公的頭腦和目光
都鮮活得很,把他們請到一起談健康,出專著,彷彿把理論、經驗和實踐的體會,擰成一股繩。我相信「開卷有益」這句話用在這本書上,是很貼切的。
昔人有聯云:「寬厚留有餘地步;和平養無限天機」。頗值得過細咀味。竊以為「寬厚」與「和平」都是指人的主觀世界,有寬廣的心胸,平和的氣度。「寬厚」
的涵義頗廣,厚德是其一也。厚德載物,而且寬載,獲得的知識就會很多很多,離大自在的狀態就愈來愈近;「恕」是寬厚的核心。子貢曾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
終身奉行的?子曰:那就是恕吧。「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尊重他人、尊重客觀世界,這就是「留有餘地步」。1993年《全球倫理世界宗教議會宣言》提
出把孔子的這句話列為人類倫理的金律,這真是大智慧的表現。有恕存於心,胸襟寬廣得可以縱馬跑火車,還有什麼憂慮不被這廣袤的風吹跑呢。於是你有了和平的
氣度,無限的天機就呈現在你的面前。所謂天機,是那無限的大自然和他所賜予的神秘的力量,那活潑潑的生氣。「寬厚」、「和平」是道德的境界,也是獲得健康
的秘訣。
何妨用幽默對待驚恐,用歡笑對待災難;回苦痛以歌聲,報悲哀以微笑吧,請記住,一切都會過去,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吾生也晚,孔子、屈原的時代都沒趕上,弄不清他們怎樣修德布道,傳揚他們崇高的理念。但這並不妨礙我向他們學習。孔子晚年,面對人生最後一道門檻,總結
自己一生說:「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73歲走向雲端。他對自己那份理性的判斷,
讓人覺得只有聖人才能做到。而屈原一生「美人、香草」的高潔品格,又讓人心嚮往之。孔子在那個時代就算是高壽之人。屈原雖自沉,但算得上「生的偉大」的標
桿。他們的人生都是健康的,因為他們的心胸是博大、高尚的。
我四十公歲有餘,五十公歲不足,稍長於洪、蘇二位,還不算老年。老年
人的苦痛是好回憶昨天。自己度過的,無論怎樣坎坷都有滋有味,而今天的一切都稍遜於往昔。想起未來無多,便憂慮叢生,將自己的心胸壓搾到肋骨縫間。於是百
病侵擾,輾轉床褥,哼哼唧唧,怎生了得?!何苦呢,把眼光投向未來吧,哪怕只有一個明天,只有一次日出,也是新鮮的。把自己最後的呼吸、生命的最後一滴
血,投向無限,就像一滴水滴入海洋。
我崇尚「正、清、和」。它可以涵蓋真善美卻不等同於真善美。它超乎孟子所提倡的浩然之氣,使人身心更加舒展,而進入大自由大自在的境地。向生活奉獻自己的所能,坦蕩地面對一切。這樣,離開這世界的時候,就像宴會後走向歸途,了無遺憾地回家。
養生之道,自然有許多辦法,但拘泥於這些辦法,整日嘀嘀咕咕,反而無效。心態最為重要。海很闊,比海闊的是藍天,而比藍天更寬闊的是胸懷。是為序。
2006.3.8於上海錦江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