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領導說過一句話,就是「少做多活是多做,多做少活是少做」。
什麼叫少做多活是多做?巴甫
洛夫活到了88歲,如果他58歲死了,那麼他的主要貢獻「大腦皮層高級神經反射學說」就不會研究出來。很多科學家是在晚年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的。如果一個科學家活到90歲,你想想他的貢獻會有多大?就算一個再有才華的博士、專家,如果他38歲就去世了,他的貢獻又能有多大呢?所以說,少做多活
就是多做。剛剛提到的那位副主任醫師為了趕三篇論文而不眠不休,結果42歲就死了,如果他能活到92歲,那貢獻會多大啊!我們做事情要努力,但是千萬別拚
命,否則會適得其反。這也是哲學中的道理,哲學強調不走極端,不要走向反面。所以毛主席說「風物長宜放眼量」,要看得遠一些。人生三駕馬車「工作、家庭、
健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健康。關於名利,不是說不要去追求,而是要量力而行,實事求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不能刻意,不能不擇手段。
切記「少做多活是多做,多做少活是少做」,橫批是「實話實說」。中年男人的壓力都很大,如果把握得好,事業有成,名利雙收,還能活到90多歲,那多好。關鍵在你自己怎麼很好地駕馭事業、家庭、健康這輛三駕馬車。怎樣控制這三匹馬跑得一樣快,可是一門藝術啊。
小貼士
(一)家
世上只有家最好,男女老少離不了,
男人沒家死得早,女人沒家容顏老。
有家看似平淡淡,沒家頃刻淒慘慘,
外面世界千般好,不如回家樂逍遙。
(二)話療
說起話療真奇妙,防病治病都有效。
一聊雙方誤解消,二聊大家心情好,
三聊能治血壓高,腫瘤糖尿也能消。
話療疏解鬱悶氣,話療提高抵抗力。
天天話療三四起,家家快樂甜如蜜。
(三)男人
男人想要身體好,下班回家半小跑,
一杯清茶一張報,夫妻燈前把話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