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昭光:您的戒煙史,我覺得可以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決心戒煙,下了好幾次決心,戒了一個階段後又復吸了;第二個階段,你靠毅力把煙戒掉了;第三個階段開始排斥煙了,不僅自己不吸,聞了別人吸煙的味兒都不舒服,這時就是徹底戒了。
蘇叔陽:對,如果不是得了癌症,恐怕我還沒那麼大決心呢。抽煙的危害確實太大了。我抽得最凶的時候得了慢性咽炎,到了冬天,一張嘴吸進去點兒涼氣就會引
起咳嗽、鼻子難受,形象也不好。嚴重的時候,連吃飯、喝粥、喝茶這些特別平常的生活細節都會引起喉嚨發癢、咳嗽,感覺非常難受。
洪昭光:現在有科研結果證明,吸煙的人癌症發病率是不吸煙的人的7倍。
蘇叔陽:吸湮沒好處。不過我知道,很多年輕人喜歡抽煙的那個姿勢與風度。我們小時候看四五十年代的美國電影,影片中的演員吸煙的樣子非常帥,劃著火柴,「嚓」一下點著煙,然後把火柴甩兩下再扔掉。當時我們很多年輕人也學這樣兒,喜歡玩帥,覺得吸煙能體現一種男人味。
洪昭光:吸煙的害處很大,美國衛生部總結了6萬多項科研結果來證明它的危害程度。它會促使動脈硬化,動脈內膜受損,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肌缺血,誘發
心肌梗死,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當「癮君子」。絕大多數戒除煙癮的人是因病戒煙的。我前面說到,大腦中人的理性約占100克,與佔到1300克的本能慾望不
能比,但經過學習和感悟,我們可以增強自己的信念,使這個100克的功能變得非常強大。以一當十,以一當百,可以讓100克相當於1000克或10000
克,那麼1300克的慾望就不算什麼了。要想真正鍛煉出堅強的意志,當然要經過一個艱苦磨煉實踐體驗的過程,即陶冶情操。我們知道做陶器的時候,火要燒到
800度以上,如果冶煉青銅,火要燒到1200度。我們意志的磨練像燒陶器,如果沒有苦難、沒有痛苦是不可能成器的。如果經過磨煉,把100克的意志變成
10000克,那時,人的意志、毅力、品格和人格就能夠戰勝慾望了。一個很小的小孩看到別人家裡的糖會拿起來就吃,因為兒童的大腦皮層還僅僅處在生物學的
狀態。學習了社會學後他會知道,別人家裡的糖果是不能隨便拿的。30歲的人要自立,不能還像小孩一樣意志薄弱。人一定要用渴望健康的理性來抵制許多誘惑。
要想得到健康,我們要把人性善的一面提升起來,制止惡的一面,就要管住自己,不能讓慾望戰勝理性。總不能天天找個人看住我們吧?人的成功需要自信、自強、
自律,最難的是自律。
(圖三吸煙真的有害健康)
從30歲開始努力培養健康理念,到40歲就是要在具體的
實踐中注意了,只有這樣,到50歲才會輕鬆。注意些什麼?把運動當成享受,合理膳食,一葷、一素、一菇,什麼都吃,但又適可而止,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人
得病最多的時期是在40歲、50歲、60歲這幾個階段。如果我們到60歲沒得什麼大病,就算是比較成功的了。大部分人60歲退休,退休後時間富餘了,空間
廣闊了,行動自由了,閱歷豐富了,經驗成熟了,壓力小了,所以反而不容易得病。平安度過60歲後,就很容易走到100歲了。
動脈
硬化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過了60歲,每個人多少會有點動脈硬化、高血壓之類的毛病,這是生命衰老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健康並不是說到了80歲還一點毛病沒
有,那是不現實的。什麼叫不衰老?西方人的標準是「生活一切自理,30分鐘能走2公里」。中國人因為歷史原因,體質比較差,所以我們把不衰老的標準定為
「80歲的老年人,一切生活自理,30分鐘能走1公里」。這就是不衰老,就可以輕輕鬆鬆活100歲。
我的一個同事在60歲之前得了半身不遂,天天坐著輪椅,吃喝拉撒一切都由保姆伺候。雖然還活著,可他的生活、生命的質量大大下降,天天打針吃藥非常痛苦,這樣活著也是受罪。
30~60歲之間是非常關鍵的30年,一定要做到「三十努力、四十注意、五十輕鬆、六十成功」,以後就可以平平坦坦了。核心問題是人們很難做到。一個重
要原因是現代人的壓力大了。不管是辦公室一族,還是文藝界、IT界的中年人士,他們的工作壓力很大,個人的事業心也很強。如今的中年健康危機是一個很現實
的社會問題。前一段時間,IT業的一位國際知名CEO不到40歲就突然病故了。這樣英年早逝的例子有不少,確實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總的來說,中年人的疾病發生分兩種情況。一種叫基本病變,另一種叫誘發因素。以動脈硬化為例,很多人到四五十或者五六十歲,動脈就在一定程度上硬化了。
這個時候就要避免突發因素,我們又把突發因素叫做引爆定時炸彈。就是說,四五十歲的人或者五六十歲的人血管裡都有斑塊,要盡量不讓它破裂。一旦破裂,要麼
會猝死,要麼就會突發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