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健康的關鍵在中年
三十努力,四十注意,五十輕鬆,六十成功。
中國
正在逐漸步入一個老齡化的社會,30~50歲的中年人則是社會的中堅力量,這部分人,承載了太多的負擔與壓力,應該特別注重自己的健康狀況。健康是革命的
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事業成功、家庭幸福都無從談起。30~60歲是人生的重要階段,也是疾病高發期,只有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及時採取防病措施,才有
可能步入幸福的晚年。
蘇叔陽:「三十而立」不僅僅是指事業上的立,還是一個人形成完好的心態、完整的人格的初步階段。
客觀地說,對於完整人格的培養,社會上和我們自己都不大重視。人的很多能力是大自然賦予的,但很多人並沒有充分發掘,比如說寫文章。古代中國人寫文章是文、言分開的——說話和寫文章是兩回事。所以,會說話的人不一定會寫文章。
古人說話也不會總是之乎者也的,現在我們能見到的只是文字,古人究竟怎麼說話?我們已經不太清楚了。在古代,知識分子幾乎壟斷了寫作,拚命地經營寫作。
它的好處就是使中國人的文字寫作水平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而現代採用的是語體文,會說話就應該會寫文章。可從小學到大學,語文課老師其實只是教我們學習別
人的作文,並沒有教我們怎樣寫作文!所以從說話到作文這一個階段,我們是缺少鍛煉的。也就是說,現代人會說話,又認識2000個漢字,本來完全具備了寫作
的條件,所有現代中國人應該都會寫一手通順的文章,完整的人格裡應該包括做文章。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真正的作家,首先必須是一個思想品格高尚的人,一個
具備哲學家、歷史學家、詩人品格的人,那樣他才能受到他人的尊敬,方可以被稱為作家。可在我們國家,會編故事的人就覺得自己挺了不起,旁人也覺得他了不
起,因為大部分人的人格中缺乏寫作的能力。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健康也有相通之處。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人,某些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你就應當學會利用它,比如說運動。人人皆有運動的天性和能力,社會也在盡可能為人們提供運動的條件,可咱們並沒有好好利用起來。於是健康就成為社會問題。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不少。到了30歲,你就應該有一項能立住的東西,除了事業有成,對社會的認識有成,也應該擁有把握健康、對生命負責的能力。這就是我
理解的「三十而立」。這才是身為一個社會人在人生的初步階段的合格表現。如今,有不少年輕人在如花的年紀就凋謝了自己的生命之花,除了客觀的原因,也應當
反省自身。「四十不惑」就是你知道哪些行為該為,哪些不該為;「五十知天命」就是你開始懂規律了;到了60歲,你方能成為一個完全合格的社會人。
現代社會把男人當成社會的棟樑。儘管我們一直呼籲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但實際上男權社會的觀念一直延續到現在。其實有些男權也未必不合理,維護社會秩
序、保衛國家等等這些責任大都被男士扛著呢!男人臉皮薄,有苦有累自己扛著。你讓他做到「三十而立」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要做到「三十而立」,必須成為
一個充分自覺的、具備完整人格的理想人物。這個標準很高,要做到很難,儘管孔夫子老先生早就把道理說得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