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沒有好壞,食物的搭配才有好壞。中國營養協會建議,食物應該多樣化,食物品種越多越雜就越好。人類要想健康,需要
攝取的營養素有40多種,粗糧、細糧、肉、菜、蛋、奶、魚、蝦、雞、鴨、豆腐、果仁,每種食品富含不同的營養,因此我們要多吃不同的食物。當然了,有一類
東西不能吃,就是我們國家法律保護的珍稀動物、野生動物。2004年,國家衛生部公佈了中國人營養健康調查結果,發現有些人群缺碘、缺鐵、缺鋅嚴重;另一
些人群的問題是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脂。其實,第一種毛病是偏食造成的,而第二種毛病則是貪食造成的。
(圖三食物應該多樣化)
過去困難時期,得營養不良的人很多。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又走了另一個極端,就是吃得太多,容易出現肥胖、超重等問題。也有一些人粗糧吃得很少,這樣特別
不好,人類就是從吃粗糧過來的,玉米、小米、高粱、南瓜、土豆、紅薯都是很好的食物,含有非常豐富的天然營養。所以東西要搭配著吃。另外要注意的是,吃到
七八分飽就可以了,適可而止。七八分飽,百歲不老。人為什麼要吃七八分飽而不是全飽呢?老虎生活在山林裡,吃的東西不是每天都有,抓到獵物就要吃個夠,接
下來的兩三天不吃都沒事。而我們人類天天都有吃的,如果吃得過飽就容易過量。從生理學的角度講,我們吃完東西後,要等血糖上升才有飽腹感,如果吃得過飽,
等血糖上升的時候,一定又會覺得撐了。所以吃得快的人一定容易發胖。
還有一句話叫「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因為飯前喝的湯到胃裡後,會反射到腦幹,產生飽腹感,飯量會自動減少三分之一。而且食慾的興奮性是逐步下降的,吃得差不多就飽了。廣東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習慣飯前喝湯,所以都小小瘦瘦的。
歐美也曾進行過研究,法國女人最苗條,體型、線條最好,最胖的是美國女人。為什麼呢?因為法國女人和中國廣東人一樣,都是飯前喝湯。對於我們的女同胞來
說,這還是個很自然的科學減肥辦法,不用花錢的減肥辦法。有研究發現,胖人如果能嚴格遵守吃飯只吃七八分飽,再加上飯前喝湯,一個月能減輕體重1斤,一年
能減12斤。
現在很多廣告提到了多種多樣的減肥方法,有吃藥的、喝茶的、吸脂的……一些女性為了漂亮什麼方法都願意嘗試,甚至於
在自己身上動刀子。可她們不明白,肥胖其實並不僅僅是體重超標的問題,也不是不美觀的問題,而是一種病。如果真的愛護我們的身體,應該從新陳代謝上去改
善,從根源上治療肥胖,而不是單從體內抽掉多少脂肪,那樣並不能治好肥胖引起來的代謝病。
肥胖帶來的疾病很多,心血管疾病、內分
泌系統的疾病等。我們一定要明白,減肥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苗條,更重要的是為了健康。最有效的減肥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少吃。熱量也遵守自然界的能量守恆
定律,只要消耗大於攝入,自然就減肥了。「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哪有胖人啊?因為攝取的熱量不夠,想胖都胖不了。
適當的運動也能幫助肥胖者減肥。要想讓運動真正有效,一定要持續20分鐘以上,這樣才能幫助消耗脂肪。現在經常提到「有氧運動」這個概念,其實一般的運動都是有氧運動。很少有人做無氧運動,無氧運動就是跑100米、速滑或者憋著氣舉重,再者就是憋著氣做俯臥撐。
想健康地活到100歲,就要堅持三個「平」字——平常飯菜,平和心態,平均身材。平常飯菜,也就是一葷、一素、一菇;平和心態指不爭、不惱、不怒,寬容、大度、有愛心;平均身材就是說要不胖不瘦。
營養的內容可以豐富到100萬字、1000多張表格,那是在搞科研、編教科書,當然很重要,但講給百姓聽,也可以簡單到八個字,「什麼都吃,適可而
止」。我60歲以前沒有病,就是因為有什麼就吃什麼,食堂給什麼就吃什麼,回家愛人做什麼就吃什麼,原則是不偏食不貪食,什麼都吃但適可而止,也就是「七
八分飽,營養正好」不是營養不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心理、心靈和世界觀。
小貼士
三個「半小時」指:早晨起來運動半小時,打太極拳、跑步(大約2~3公里)或其他運動,視各人情況而定,注意適量;中午睡半小時,可以使血壓曲線形成低谷,以保護心臟,使冠心病發病率減少30%;晚上6~7點慢走半小時,可減少心肌梗死和高血壓的發病率。
三個「半分鐘」指:醒過來不要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鐘;起來後坐半分鐘;兩條腿垂在床沿再等半分鐘。此法可減少猝死、心肌梗死和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