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今天你評上先進了,請朋友吃飯,本來挺高興的一件事,可你大喜過望、酗酒過度,沒準回家就腦溢血了,變成樂極生
悲。再比如說你不小心丟了錢包,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吸取教訓就得了,可要是你為此而捶胸頓足,寢食不安,就會得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最後變成抑鬱症。
所以我的意思是,我們遇事盡量不要大喜大悲,大驚大恐。過度的情緒會傷害內臟,導致胃十二指腸潰瘍、高血壓等許多病,要盡可能保持理性、適度的情緒。
其實,凡事要做到適度與和諧還需要我們的智慧。如今,社會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人們工作、生活也越來越匆忙,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壓力,生活得很不容易。
我們必須首先從生物學上去適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餓了就吃,困了就睡,渴了就喝,天冷了添衣服,不要對抗自然。然後我們要適應社會,人與人之間多一些
友好,和寬容胸懷寬廣一些,度量大一些,有愛心、善心。我們還要善待大自然。開個玩笑,過去我們說對牛彈琴是諷刺牛不懂得琴音,其實不然,現在就有研究證
明,如果我們對牛彈琴,牛是很高興的,甚至能提高產奶量。印度有一個舞蹈家,每天定時對著花叢跳舞,這片花叢開得又多又鮮艷。所以說,我們對待大自然的態
度,大自然裡的植物動物是能感受得到的。人和大自然是一體的,你對自然環境和善,它也會同樣和善對你,相反,如果你要征服它,甚至把人家的地盤都佔了,它
能不反抗嗎?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裡提到,人類每一次征服自然的時候,先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必然會遭到自然界加倍的懲罰。這樣的
教訓太多了。所以,人類要想得到健康,就一定要順應自然,順應生命的規律。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我們理當敬畏自然,親近自然,遵守自然規律,也理當
遵守健康的規律。實際上,當人類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時,人類才是真正的偉大了。
小貼士
心臟負責整個人體的
血液循環供給,但它的重量只有約300克,不到人體重量的0.5%。心臟每一跳要搏出約70毫升血液,每天搏出約700萬毫升,即7噸,相當於心臟自身重
量的2萬餘倍!心臟之所以能這樣超負荷地工作,是因為它非常注意勞逸結合。正常人的心率為66~70次/分,即每一次心跳為0.9秒,其中收縮期(工作)
為0.3秒,舒張期(休息)為0.6秒,跟我們的8小時工作制十分接近。夜間入睡後,心跳變慢為50次/分,此時心跳為1.2秒,其中收縮期還保持0.3
秒,舒張期變為0.9秒,相當於6小時工作制了。人們應該向心臟學習,會休息才能更高效地工作,千萬不能打疲勞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