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研究報告為MSG敲響了警鐘
1982年美國試驗醫學會、1992年EC食品科學委員會,以及1995年美國食品醫藥品管理局(FDA)紛紛就MSG對健康的影響作過徹底驗證,指出「歐爾尼博士提出的《神經細胞的損傷和破壞》純粹是無中生有。」他們對歐尼爾博士的批評完全是謊言。
在這些試驗中,讓接受實驗的動物在一般食品和MSG中自由選擇或者讓它們同時攝取一般食品和MSG。
在以下情況中,MSG的毒性會強烈的發作。1空腹時、2MSG呈液態時、3一定劑量以上時(攝取2至3克以上)、4一次性攝取時。歐尼爾博士和我已經就MSG的危害性向大家做了分析。嬰兒食品、人工牛奶、中國料理的湯中都有潛在的危險。
另外,名古屋大學的井上稔教授明確表示難以理解FDA會否定歐爾尼博士的觀點,他講,當該物質在血液中濃度急速升高時,大腦的視床下部、顱腔的周圍、海
馬CVC區等腦關門(BBB)保護薄弱的地方,MSG就會進入,這是醫學常識。腦關門尚未發育成熟的哺乳期嬰幼兒要特別注意。MSG在血液中濃度上升時會
損傷腦神經細胞。所以歐尼爾提出的《神經細胞的損傷和破壞》絕非無中生有,而是現實的警告。
國際機構和WHO(世界保健品機構)並沒有對「MSG的安全性」作出證實。因為任何物質大量攝取的話,都會有危害,所以只是設定了每日攝取量的最大值,警告人們注意不要超過警戒線。
▲谷氨酸這種物質和其他的食品同時攝取時,安全性相對較高。
但是,當大量攝取純單體時,營養成分也會表現出毒性,而發揮危害,正如「過猶不及」這個成語講得一樣。谷氨酸、食鹽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但如果大
量、胡亂攝取,造成這些物質在血液中濃度過高,無疑也會成為毒藥,白砂糖也是如此。總之,「一切純的物質都是不好的」「最好每天吃30種以上的食物,吃盡
可能多種類的食物,只吃一種單一的食物對身體不好」(井上稔)。
那麼,當純谷氨酸在血液中的濃度上升時,大腦又是如何遭到破壞
呢?「此時谷氨酸會成為一種興奮性物質而引發腦細胞死亡,其他的興奮性物質也會促使腦細胞死亡。神經細胞有一定的活動規律和存在數量,強迫神經細胞過度興
奮,會使神經細胞萎縮、死亡,神經細胞過分活躍運動,整體神經細胞的活動空間減小,也會使神經細胞大量死亡。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攝取過
多或過少都是不行的,都是有一定的臨界值的。(圖2)但現在「大腦的破壞者」——含有高濃度的MSG卻在大量出售。(船瀨俊介)
圖2、引發腦細胞死亡的過程
生理反應
缺乏範圍
缺乏症
細胞死亡
臨界值
有效範圍
臨界值
細胞死亡
過剩症
過剩範圍
必須的營養素的攝取量
●截止至腦障礙之前MSG在血液中的濃度
味之素公司在FDA(美國食品醫藥管理局)、聯合國FAO(聯合國食品農業機構)、WHO(世界保健機構)以及合同專家委員會(JECFA)等機構中強調「MSG的安全性已得到驗證」。
但是根據味之素公司的資料,所有試驗中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MSG和餌混在一起餵給老鼠。味之素公司以「在同食物一起服用的情況下,血液中谷氨酸濃度基本沒有上升」為由提出反駁。
首先,我們提出問題的是發生在「空腹」時攝取「液態的」、「相當量(約1至數克)的」MSG的情況下的。於是,味之素公司承認「在達到引發腦障礙的程度
之前,MSG在血液中的濃度有異常的上升表現。」這種現象在人工哺乳的嬰兒、喝過含有MSG的湯的嬰兒、吃過含有MSG的調料的雲吞等中國菜的成年人當中
很容易出現。味精(MSG)並不僅僅添加在固體食物中,還被添加在種類眾多的飲料、湯羹中,這一點味之素公司應該早就知道。(船瀨俊介)
●環境荷爾蒙作用
味之素公司就食物添加劑的安全性評價是以地人書館在1990年出版的林裕造寫的《毒性試驗講座1、評價安全性的基礎和試驗》為根據進行反駁。利用從「平
均攝取量」來推算出安全值的傳統方法,得出的判定結果是「微量的情況下是安全的」。但是,1990年以後,1991年美國《溫格斯普萊多宣言》提出了擾亂
內分泌物質(環境荷爾蒙)的危害性;1995年《西西里宣言》指出化學污染物質阻礙腦發育,導致行為異常;化學物質過敏作為現代病的一種,其存在和威脅已
經是現代醫學界的常識了。
這些化學物質的毒性達到ppt(一兆分之一)時,就會引發疾病,以前想都想不到的毒性化學物質和疾病的存在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在此之前味之素公司進行「安全性評價」的基礎難免有脫離正確安全性評價之虞。(船瀨俊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