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慢性疲勞?查理斯‧昆茲曼(CharlesKuntzleman,1992)在他的著作《如何使你精力充沛效率提高》(Maximi-zingYourEnergyandPersonalProductivity)裡講得既清楚又明白:
簡單地說,慢性疲勞就是一種瀰漫性的缺乏精力的感覺。如果你帶著這種感覺還能正常生活,那是你堅強的意志在強迫你奮力而為。清早起床的時候,你感到地球
引力增大了一倍,人際交往也似乎得不償失:工作變成了沉重的負擔,不知什麼原因拖到今日還沒有辭職:鞋跟上好像沾滿了水泥,抬腿變得分外困難:日常事務得
付出加倍的力氣才能勉強完成,甚至根本完不成。你腦子裡常常轉著這樣的念頭:「我連離開沙發爬上床的力氣都沒有了。」這樣一種狀態,就叫做慢性疲勞。
慢性疲勞出現在各個階層的人群之中,包括努力攀登社會階梯的公司管理人員、決策者、部長、教師、學生、家庭主婦、卡車司機、醫生,等等,不一而足。他們感到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情況都越來越壞,大腦好像日漸萎縮,身體的機能也隨之走向衰退。
至於為什麼這麼多人備感疲憊和受挫,請讀讀理查德‧卡裡森(RichardCarlson,1997)的著作《別為小事操心……生活皆小事》(Don'tSweattheSmallStuff...andIt'sAllSmallStuff):
我們眼中失卻了全局,只看見事物的黑暗面,我們得罪了本來能夠伸手相助的朋友。簡而言之,我們把生活過得如同災難來臨!我們總是處於一團忙亂之中,到處
趕場救急,實際上卻是忙裡添亂,火上澆油。每件事情似乎都極為重要、非常關鍵,結果,我們就從一處趕到另一處,糊里糊塗地過完自己的一生。
這句話真正擊中了我們的要害!活動過多會引起人體缺乏能量。我們在此談到的疲勞,原因只有一個:過度忙碌、沒有時間照顧自己、不能緩解生活壓力。
疲勞,是生活失衡導致的一種能量缺乏狀態。每天,我們都似乎在進行一場又一場戰鬥。除了家庭提出的要求,我們還得應付學校、單位、鄰里、各種差使,方方
面面都在對我們提出要求。我們想說「不」,可是對方糾纏不休,逼迫我們讓步。最後,我們內心也生出一種需要,拖著自己竭力前行,趕上今日社會日益加快的變
動步伐。我必須指出,這種「我付出你接受」的人際關係是極其有害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