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很實際的理由,理性—情感—行為療法推崇的是自我接受而非自我尊重。根據艾利斯的理論,自我尊重包括自我評價(比
如,「我是個好人,因為我感覺良好,表現出積極上進的品格,或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另外一些時候,我不怎麼樣,因為我感覺很糟,表現出消極的品格,或
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自我接受則意味著接受現在的自己。
理性—情感—行為療法提供自我接受而不是自我評價,出於以下這
幾方面的考慮:第一,人不是一成不變的,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第二,人的性格優劣無法測量:第三,誰也不能把一個人所有的個性特徵和行為都跟蹤記錄在
案。比如,你因為疲憊不堪就評價說自己能力很差或者低人一等,我們只能說你說得不準確,不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