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克服日常疲勞的最有效的自助方法就是通過認知重構法(或稱為認知行為療法,簡稱CBT),它是心理學的一個
研究領域,研究人們為什麼有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它尤其關注非現實思維是如何引發問題的。我們認為,它可以提供有益的思路,教給我們如何改變自己的想
法、感覺和行為,改善生活質量。
包括認知重構法在內,有少數幾種心理療法能夠以數以百計的臨床實驗作為其科學依據。與其他大多數
療法不同,認知療法側重的是現在。它要幫助人們搞清楚,為了解決你的問題,今天你能做些什麼,就是說,它著眼於解決「眼下」的問題,而不重視對你過去的歷
史進行挖掘。事實上,你要借助於認知重構法之處,主要也是來解決你目前面臨的問題。你要學到一些自助方法,這些方法你可以終生受益。
認知重構法的一個基本觀點是:你對生活的解釋方式會影響你的情緒和你做出的反應。舉例說,有一天你正走在街上,你的一位好朋友突然從你身邊走過,既不朝
你這邊看,也沒跟你打招呼。你可能猜想他在生你的氣,或者認為他正在專心思考問題而沒有注意到你。在第一種情況下,你自然就會往更壞處想,並且產生一些不
必要的煩惱,這是很不理性的。在第二種情況下,你根據可靠的信息做出了結論,這是理性的。換句話說,你並沒有證據認為朋友在生氣,只有充分證據說明他沒看
見你。進一步推論下去毫無意義,只能造成你的不快。從這個例子中我們看到,直接影響你的情緒和反應的並不是某一件事,而是你的想法,即你對這件事所做的解
釋。
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你的成長方式、他人看法對你的影響、你面臨的壓力,實際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很難始終保持理智而冷靜
的思考。就是說,人們的想法很容易偏頗。認知重構法教你學會反思自己的想法,找出不切實際的想法。然後你就可以把非理性想法轉變成理性的想法(注意:「非
理性」一詞意指「不切實際」,並無任何不敬之意)。當你的想法切合實際時,你就會產生更好的自我感覺,做出的決定也就更符合自己的利益。只要進行足夠的練
習,人人都能掌握這一方法,使之成為你的習慣,而緊張、失衡和疲憊感也會逐漸消散。
從這一角度講,認知重構法是一種積極而有教育意義的自助方法,但不要以為它是可以解決所有難題的萬靈丹。要想從中獲益,你必須付出時間。換句話說,你得練習、練習、再練習。為了改變生活,你做出的努力越多,收穫也就會越大。認知重構法包括三個基本步驟:
找出你的不正常思維。
分析這種思維錯在何處。
換一種方式重新思考。
從表面上看,這似乎非常容易,其實你需要付出時間,付出努力。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種思維習慣也不可能馬上消失。下面,讓我們仔細研究一下人們的想法是如何對生活發生影響的,然後再看看怎樣應用認知重構法來克服慢性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