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醫,人們總是最先想到針灸,雖然它只是中醫的多種療法之一。針灸能夠有效治療多種身體、心理和精神上的病痛。針
灸學2500多年以前起源於中國,此後一直得到長足的發展。儘管西方保健醫學專家常常對針灸的治病原理疑惑不解,但數千年來針灸術在世界各地不斷被實踐證
明確有其療效。說到西方的這種疑惑,菲力克斯‧曼(FelixMann)在其名著《針灸:古老的中國醫術及其科學原理》
(TheAncientChineseArtofHealingandHowItWorksScientifically,1973)中寫到:
有些醫生或病人一定要問:一個行醫者怎麼能同時對其醫理滿懷疑惑?就像一位醫生給病人開阿司匹林,他知道阿司匹林會在病人體內產生什麼樣的效果,一位針
灸師用針刺某個穴位,他也知道病人的身體會出現什麼樣的反應。醫生是否知道阿司匹林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效果倒在其次,儘管掌握這種知識確實具有學術意義。在
我寫作本書之時,人們很少瞭解阿司匹林的療效是如何產生的,而同時,阿司匹林以它簡單明瞭的化學配方,成為世界上應用最多的藥物。
針灸是用一根無菌的纖細銀針刺入皮膚以產生療效。東方醫學認為,健康狀況與你的生命能量即「氣」的狀態緊密相關,氣失衡人則病。除用針刺外,針灸醫師還用加熱、加壓、摩擦、負壓吸吮、電磁脈衝等方法刺激身體上的各個穴位(即身上一些對針刺有反應的點)。
針灸的作用,就是通過針刺來刺激某些穴位,或鎮靜某些穴位,使氣在體內恢復平衡。從西方的觀點看,可以認為針刺改變了人體的電磁場。有人發現,針灸穴位
帶電,因此刺激這些穴位能夠改變人體的化學神經傳導器。但是,無論其原理如何,針灸似乎通過平衡體內能量的運動(包括神經能量)來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
針灸是否簡單易行,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絕對不是!針灸醫師要花多年心血研讀中醫理論,學習針灸技術和手法。正如針灸醫師GiovanniMaciocia在其大部頭著作《中醫實踐》(ThePracticeofChineseMedicine)中所說的:
針灸療法的一個重要部分是以安全有效而協調的方式組穴。根據穴位的功能運針可以發揮每個穴位的作用,而協調組穴可以發揮整個經絡系統的作用,可以合陰
陽、上下、左右和前後。組穴運用得當,病人會有放鬆感、快感、刺激感、舒緩感,或者同時兼有以上數種感覺。在理想的狀態下,這些感覺會一直延續到行針以後
相當長一段時間。
由於針灸能夠促使體內自然的康復力量發揮作用,因此就可改善、糾正甚至消除多種病症。換句話說,以為針灸的作用
僅僅在於止痛是錯誤的,其作用遠不止於此。針灸已經被反覆證明能夠增加血液循環、降低高血壓、增加白血球和紅血球的數量,還能夠刺激荷爾蒙分泌,幫助機體
對外傷和壓力做出恰當反應,並能減少胃酸,增強免疫機能。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數據,針灸對於眼部、口腔、呼吸道、胃腸道、神經
系統以及肌肉骨骼的功能紊亂都有療效。在美國,針灸歷來被用來治療慢性疼痛,比如頭痛、關節炎、滑囊炎、外傷和術後疼痛。近年來,更被用來治療身心病患,
如慢性疲勞、高血壓、性機能障礙、經前症候群以及更年期症狀。還有其他方面的一些應用,如毒癮、酗酒、煙癮及飲食紊亂。正如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在1997
年年度報告中所說:
針灸的好處之一是,它發生有害作用的比例比其他許多藥物和廣泛使用的治療方法低得多。比如,針灸對肌肉骨骼病
痛,如纖維肌痛、肌筋膜痛(myofascialpain)、網球肘、上髁炎等可能有效。這些病痛的常用療法是抗菌素(如阿司匹林或布洛芬)或類固醇注
射,而這兩種藥物都有潛在的副作用,但仍得到廣泛應用,而且被認為是可接受的治療方法。但支持這兩種療法的證據也並不比支持針灸的證據更為有力。
另外,還有充分的臨床實踐得到了研究數據的支持,它表明,針灸對於多種臨床病痛都是一種合理的替換療法。例如,術後疼痛、肌筋膜痛和腰痛。還有對於藥物
依賴、中風後康復、腕管綜合症、骨關節炎和頭痛等病症,其研究數據的說服力稍弱,但正在進行一些積極的臨床實驗。應當把針灸治療哮喘及藥物依賴等病症納入
全面的治療方案之中,並結合其他療法共同治療。
針灸還曾經被用於治療其他許多病痛,比如世界衛生組織列出了可用針灸治療的四十多種病痛。(據網上文章)
我們要說的是,如果找到合適的醫師,使用恰當的技術手段,針灸能夠幫助你恢復失去的能量。許多人在這方面已經有了成功的經驗。不過請記住,世界上不存在魔法。針灸也可能對你無效,或者在你不改變生活方式的情況下無效。
在此,我們還要一再強調,東方醫學理論紛繁複雜,不可能只讀一本醫書或者上幾次培訓班就把它學到手。要想精通觀舌、診脈、經絡、臟腑和穴位的原理,需要
下數年之苦功。因此我們建議,在找針灸師或中醫師的時候你一定要謹慎從事,一定要找有正式行醫許可證、有豐富經驗的醫師(參見本章最後的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