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總是從家門走到車門,再從車門走上工作崗位,我們總在重複這樣一條單調而一成不變的路線,很少
步入戶外。有些人甚至連抬頭看看藍天白雲的機會都找不到。也許,只有在下雨的時候,或是在持續乾旱少雨的時候我們才會昂首望天。只有當天氣影響了我們的出
行計劃,我們才會關心一下外面的世界——比方說,今天孩子們賽足球的時候會不會下雨呢?
大多數美國人都住在市區或者城郊。公寓裡
沒有小院,頂多只是一塊幾尺見方的「陽台」或者「天井」,勉強滿足一下我們對新鮮空氣和溫暖陽光的渴望。而郊區的房子往往坐落在「郵票那麼大」的一塊土地
上。有些街區的房子建得極為擁擠,我的一位朋友甚至開玩笑說,開發商完全可以在兩幢房子之間只挖一條排水溝,讓兩個房頂的雨水都往裡流,好多省下些錢。在
我們開始新的建築方式以盡量減少住房佔地時,還必須考慮到對居民的影響,作為城市與郊區的居民,我們如何設法使生活恢復平衡呢?
從現代人類的開端(數千年前)到工業革命(僅僅兩百年前),人類沒有離開過大自然,卻又要聽憑大自然的左右。在數千年的發展進程當中,對於大自然,人類產生出心理、身體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經歷了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到服務/辦公室社會的進步,我們已經遠離了自然環境。同時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再關注我們究竟是誰,我們到底來自哪裡。我們
的生活步伐加快,我們關注的事情日益增多,結果,我們變得如此以自我為中心,前所未有地脫離自然。而最終結果,是人類本身的自我隔離。
另外,隨著我們的文化越來越脫離自然,隨著我們花更多的時間上網看電視,而很少到陽光下進行戶外活動,我們吃的食物也變得越來越不自然了。隨著我們遠離
種糧種菜的土地,越來越多地享用工廠生產的加工食品和半成品,我們已經淡忘了食物的原味,一個現成的例子就是味同嚼蠟的雞肉。
本
書的作者之一克裡斯蒂是在俄勒岡州的鄉間長大的。那時,她吃的是新鮮的蔬菜、雞蛋和雞肉,她知道農場裡養的雞肉味道鮮美,和商場貨架上滿滿擺著的大塊雞胸
肉完全不同,那是機械化餵養的結果。假如更多的人知道真正雞肉的美味,就不會大談什麼外來的食品「吃起來像雞肉」了。這不僅僅是克裡斯蒂的經歷,我們曾經
有個學生來自日本,他抱怨說美國的雞肉「沒有味道」,其他學生就反駁說雞肉本身就是沒什麼味道。那日本學生強調日本的雞肉確有味道,還說他吃的雞都是他奶
奶親手養大的。我們告訴他,雞肉味道不同並不因為來自不同的國家,而是自然環境中長大的雞和大規模商業餵養的雞就是相去甚遠。
在
現代城市及其郊區,我們疏遠了大自然,脫離了大自然,致使大多數人甚至忘記了自然界的味道和模樣。在我們日益人工化的環境中,我們與自然界的聯繫日漸稀
少,在度過一個又一個壓力重重的人為瞬間,我們的生命正在遭到扼殺。你或許也認為,如果我們的飲食能更接近傳統的新鮮食物,保持飲食健康、避免垃圾食品會
變得多麼容易。
美國的普通老百姓有時候企圖「回歸自然」,可是卻難以捨棄城市居室的方便,結果只好帶著冰箱、電視接收器和超大號睡床去露天宿營。也許你可以在退休後開著娛樂車去周遊世界,不過開著娛樂車回歸自然卻讓人哭笑不得——你還是擺脫不掉這些非自然的因素。
我們是在倡導背包的徒步旅行嗎?非也,雖然那也不是什麼壞事。我們在此說這些話的目的,是要讓大家認識到我們離大自然已經多麼遙遠,而遠離自然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花一些時間去親近自然吧,為了恢復生活平衡、找回失去的精力,請走出這一步(這是關鍵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