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冬季老年人宜防哪些隱性疾病
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發展,中外醫學專家已找出了許多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原因,明確地提出,冬季老年人宜防如下幾種隱性疾病:
第一,隱性肺癌。隱性肺癌是指那些在痰或支氣管分泌物中查到癌細胞,但胸部X線透視、照片均無異常,亦無淋巴結或遠處轉移的早期肺癌。這是因為肺癌病變
太小,多數為原位癌或微小浸潤癌。另外,由於癌灶多為中心性,容易被肺門陰影所遮蓋,不易引起梗阻,也無繼發炎症或肺不張等改變。
第二,隱性膽結石。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中年肥胖婦女;平時飲食習慣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血中甘油三酯偏高,常伴有動脈硬化或糖尿病。結石在膽囊內長期刺激黏膜而引起的慢性炎症,可引發膽道梗阻、感染,少數病人會發生膽囊癌。
第三,隱性潰瘍病。老年人對疼痛的敏感性較差,這是患有潰瘍病而不感疼痛的原因之一。老年人胃酸分泌偏低,對潰瘍面刺激性輕,也不易感到明顯疼痛,當患有其他疾病時,會將胃痛症狀掩蓋,因而沒有節律性腹痛。
第四,隱性冠心病。約有30%的冠心病人沒有症狀,只有在做心電圖檢查時,才會發現心臟異常變化。這是由於冠狀動脈硬化發生早、病程長,冠狀動脈閉塞、硬化變形,即使病變存在,自己也全然不知。
第五,隱性腎炎。大部分起病隱匿,病程漫長,臨床症狀少。其主要表現只有尿的異常,而且多數是在診斷其他疾病或體格檢查時,偶然發現有尿的異常,然後才
確診的。這種腎炎可在20~30年內處於穩定狀態,保持較好的腎功能,但在感染、過度勞累、藥物損傷後,病情可突然加重,就此遷延不愈。
50冬天老年人宜防骨折的發生
冬天,由於天寒地凍,路面滑,老年人外出,如不小心,跌倒後極易發生骨折。
那麼,為什麼老年人容易發生骨折呢?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進入老年期,肌肉、關節、骨骼都會發生變化。肌肉的重量逐漸減小,肌纖維萎縮,肌肉的伸展性、彈性、興奮性也
減弱,容易發生疲勞。老年人新陳代謝率減慢,骨頭含鈣量減少;加上性激素因性腺功能減退而分泌減少,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分泌甲狀旁腺素增多,導致骨頭大量脫
鈣,引起骨質疏鬆。同時,老年人的關節等重要部位,常因骨質增生、關節變形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的長年磨損,發生纖維化而變得僵硬、不靈活。這樣,老年人站立
不穩,行動不便,步履蹣跚,稍有不慎,跌倒後就易造成骨折。
老年人最易發生的是股骨頸囊內骨折,這種骨折是跌跤後臀部先著地所致。猛烈的衝擊使股骨頸發生斷裂,骨折斷端移位,在髖胯部會產生劇烈疼痛,不能站立行走。平臥在床上,發生骨折的傷腿比另一側健肢縮短3~6厘米。有時骨折斷端向上嵌入,病人仍然走路、跛行,但很疼痛。
除此之外,老人跌倒後,還可見股骨粗隆間骨折、科雷氏骨折、腕部骨折、肋骨或脊柱骨折等。老年人不管發生哪一種骨折,都會造成痛苦,甚至遺留殘疾。因此,冬天老年人宜防骨折的發生。
51冬季宜防肩關節周圍炎
肩關節周圍炎是中老年人極為常見的一種骨關節周圍病變。其主要症狀是肩部疼痛,多見於50歲左右的人,故又名「五十肩」,中醫還稱之為「肩痺」、「肩凝
症」、「漏肩風」。本病常與冬季感受風寒、外傷等因素有關,一般由肩關節周圍的滑液囊、韌帶、肌肉、肌腱或神經的病變所引起。因此,冬季宜防肩關節周圍
炎。
那麼,冬季如何做好肩關節周圍炎的預防和家庭調養呢?
第一,防止寒邪的侵襲。冬季天氣寒冷,肩關節周圍易發炎,應注意防寒保暖,在寒冷的陰雨天尤其要注意肩部的保暖。
第二,中藥辨證食療。身體陽氣不足的人,容易生寒,即所謂「陽虛生外寒」。陽虛的人又容易受自然界寒邪的侵襲,有這樣體質的人應該經常服用一些補氣壯陽之品,以驅寒邪,如當歸、生薑燉羊肉、附子燉狗肉以及中藥辨證治療。
第三,勞動和運動都要適當,注意防止肩關節扭傷。扭傷後應及時治療,服藥、理療、按摩,不使淤血阻塞經脈,以防本病發生。
第四,局部推拿。這是通過在肩部施行一些簡便易行的推拿手法,達到改善病部血運、促進炎症吸收、解除肌肉痙攣、鬆解關節粘連、恢復關節功能等效果的調養療法。包括揉捏肩周、掐撥病部等手法。
第五,物理療法。這是本病的一種輔助療法。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關節營養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在冬季及氣候轉冷的時候,本療法對病肩疼痛、僵
硬等症狀的緩解有明顯效果。物理調養療法很多,可根據自己家中的條件選用。如用電熱肩(褥)、紅外線燈泡烘烤病肩,具有祛風除濕、散寒利節的作用;還可用
中草藥湯汁熏洗病肩,用坎離砂、熱敷袋熱敷病肩等,每日1~2次,若與推拿配合使用,則療效更顯。
第六,醫療鍛煉。這是一種積極
主動的調養療法,又是一種針對疾病性質的體育鍛煉,具有明確的醫療目的。1如病肩在右側,先將患臂自然彎曲置於胸前,另一手臂從胸前經過,將四指併攏搭在
患肩上,大拇指放在患肩的壓痛點上,在水平位來回地作彈撥法(與肌纖維方向垂直),力量由輕到微重,每分鐘彈撥60次,每天做3~5回,每回3分鐘。2雙
腳八字形站穩後,將患側手用力摸到頭頂部,若可攀達頭頂,則盡量繞過頭部直摸到對側耳朵,每天做5~7次。3面對或側對牆壁,舉臂摸牆,使高度逐漸上升,
每天做3~5次。4在房間內裝置一個固定滑輪,一條尼龍繩從滑輪迴槽中通過,患者雙手各握住一個吊環,然後用側肩用力拉繩,使患臂上攀。拉力時切莫求快、
過重,每天做5~7次。
52冬季宜防「腰腿痛」
醫學上把「腰腿痛」稱為坐骨神經痛。人的腦子和神經是負
責人體全身活動的。坐骨神經是人身上最大最長的神經,從腰部一直分佈到兩條大腿、小腿和足部。人的下肢活動主要由坐骨神經支配。如果坐骨神經發炎或受到其
周圍病的壓迫,就會引起腰、臀部、大腿、小腿酸痛。當彎腰、行走、咳嗽、打噴嚏或者蹲下大便時,疼痛更厲害,嚴重時可影響工作和生活。所以,冬季宜防「腰
腿痛」。
坐骨神經怎麼會發炎呢?中醫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腰腿部受風、受潮、受寒等,所以這病俗稱「寒腿」。另外,得了風濕、感冒、結核等,或者受了外傷,也能引起坐骨神經痛。
那麼,時值寒冬,怎樣做好本病的防治工作呢?
第一,適當休息。正在發病,腰腿疼痛的時候,要躺下休息,最好睡硬板床,腰間墊一個小枕頭,以保持腰和尾椎骨地方的肌肉鬆弛。發病不太厲害,也要適當休息,暫時不要扛東西,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
第二,注意保暖。特別是要注意不讓腰和尾椎骨的地方受風、受寒、受潮,以防病情加重或復發。另外,咳嗽、打噴嚏時不要用力過大,否則會牽動神經,加重疼痛。腰腿疼痛時,可在腰、腿上拔火罐或者用熱砂袋、熱水袋作熱敷。
第三,服用中藥。獨活寄生湯:獨活6克,桑寄生18克,防風18克,秦艽12克,當歸12克,川牛膝6克,白芍9克,茯苓12克,黨參12克,制附子6克,桂枝3克,水煎服,每天服用1劑。
第四,體療。為了加速慢性期坐骨神經痛的早日痊癒,這裡介紹一套「一睡,二坐,三站」的自我體療康復辦法。一睡:仰臥、屈腿,輪流伸直兩腿,接著向上輪
流舉腿。一般健側下肢一下子能直舉到與床面成90度,患側下肢開始多半僅能舉40度左右,以後可逐步增加直腿高舉的角度。二坐:正坐在床沿或椅邊,足跟著
地,足尖翹起,兩手平放大腿上,隨後逐步向前彎腰,兩手也同時推向足部。在初練時,兩手或許只能推到小腿上,練久以後,能抵達足背和足尖。三站:兩手叉腰
直立,先輪流直腿向前舉起,接著盡量分開兩腿站立,輪流彎曲左右膝部,使身體呈弓形下蹲,這樣另一側未彎曲的下肢便受到一股伸直的牽拉力作用。
這套自我體療康復方法,應該每天進行2次,可安排在早晚各1次,每次都應一氣呵成,每個動作可重複20遍左右。只要持之以恆,經過幾個月後,不但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會銷聲匿跡,兩腿的靈活性也會大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