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冬季飲紅茶宜補鋅
冬季飲紅茶宜補鋅。其科學依據為:德國科學家在試驗研究中發現,將一定
濃度的鋅鹽溶液放入試管,在加入不同量並泡開3分鐘的紅茶後,試管中的鋅含量減少了55%~85%。鋅是我們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微量元素。所以,冬季飲用
紅茶,特別是長期飲用紅茶的人,應該適當補鋅。補鋅的方法很多。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多食一些含鋅豐富的食品,如動物肝臟、乳類、海產品、粗糧、麩皮、牡蠣、
蘋果等。
36冬季進補營養滋補酒最相宜
我國的中醫中藥在養生抗衰老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是以中醫理論
「行血理氣」為基礎的。營養滋補酒即是這方面的一種寶貴遺產。「酒是百藥之長」。酒與中醫的關係不可分割。近年來也有國內外醫學界人士不斷發表文章認為,
冬季進補,適量飲用營養滋補酒有益於健康。不少科研人員還公佈其研究成果,發現適量飲用營養滋補酒(每天1~2小杯)的人比從不飲酒和酗酒成性(每週超過
40杯)的人長壽得多。
冬季進補,適量飲用營養滋補酒最相宜,能改善人體血液循環,飲酒後的「熱血奔流」能有效地沖刷血管壁,防
止血栓形成;血液的快速運動可降低體內有害的膽固醇,從而保護了心臟;其次,飲酒後舒張的細胞和毛細血管更易於吸收酒中的營養物質及各種微量元素,使中老
年人逐漸衰退和老化的骨骼和身體功能得到及時的營養和滋補。中國的補酒糅進了中醫理論及藥材的治病功效,相比之下,它比任何洋酒(果酒)都更具有養生價
值。
37冬季哪些人宜進補
第一,養生益壽者。養生益壽,冬令進補是最好的辦法。從原則上說,有不足就要補充。例如,腦力勞動者應多吃核桃肉;體力消耗大者應補充蛋、雞、魚、肉等食物。補多少,怎樣補,要因人而異。
第二,易患冬病者。慢性支氣管炎、尿多症等都屬於冬令病,在中醫看來,是因腎氣虧虛、陽虛外寒所致。其調治的方法是溫藥和之。可選用熟附子、肉桂、海
馬、狗腎、人參、甘草、枸杞子、生薑等,除了製成藥劑進補外,還可以食用。如經常食用生薑肉湯,對咳喘療效較好;附子生薑桂枝湯對防治凍瘡有益。
第三,陽氣陰虛者。時值冬令,天寒地凍,也是一年中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季節。陽虛的人,常會流清水鼻涕、手足冰涼、易生凍瘡、夜尿頻頻、小便清長、大
便稀薄、陽物不舉。這類人可食用乾薑、人參、熟附子、辣椒、羊肉等,三九天尤為需要。同時,還可服用金匱腎氣丸,以期陽氣生發。
第四,防春夏病者。醫學家們指出,冬天調養得好,春夏發病就少。正是基於這個觀點,冬補以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為宜。可用各種魚類及牛、狗、羊肉,加入中藥人參、黃芪、桂圓、紅棗等或做湯或藥膳,只要脾胃吸收好,經過進補後定會使人具備更強的抗病能力。
38冬季糖尿病患者進補宜遵循的基本原則
冬季,糖尿病患者的進補要遵循「一通二補」的基本原則,該原則是按照「六腑以通為補」和「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經典論述而產生的。「一通」是指保持消化道通暢,減少小腸對糖分的吸收;保持肝氣暢達,促進肝臟對糖原的調節作用。「二補」是指補陰為主,兼以補氣。
39冬季慢性胃腸疾病患者進補宜掌握時機
冬令時節是進補的大好時機。但是,對那些患慢性胃腸炎、過敏性腸炎、胃功能紊亂而經常腹瀉的胃腸道慢性腹瀉疾病患者來說,進補的確有很多疑慮。所以,進
補必須掌握時機,一般選在「三九」前後。在這段時間裡進補,只要注意方法,不但能達到滿意的效果,而且還有利於治療慢性胃腸道疾病。
冬季,慢性腹瀉疾病患者的進補,首先要辨證審因,才能對症下藥。按中醫理論,臨床上一般分為四型:脾胃虛寒型、脾氣虛弱型、中氣下陷型和腎陽虛型。不管
哪型,都可用健脾益氣的方法,兼顧其他方法。根據不同的辨證結果,各有所側重,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健脾益氣的藥物常用的有人參、黨參、白朮、山藥、扁豆、
茯苓、黃芪、甘草;在補脾的同時,要注意配以理氣和胃的藥物,如陳皮、砂仁、大棗。
慢性腹瀉疾病患者的進補除了用藥物外,還可以
用方便的飲食方法來調理。如用紅棗10個(去核)、茯苓30克、芡實30克、大米30克,焙乾,碾成粉末,放入水調勻煮沸,每天早上服用,堅持3~5個月
即可見效。市面上還有健脾益胃的食物可供購買,如蓮子紅棗粉、紅棗藕粉、八珍粉等,每天服用亦有效果。這裡要提及的是那些已經診斷清楚的腸胃疾病,除了用
中藥治療之外,用西醫的方法治療也很重要。雙管齊下,效果更佳。
40冬季小兒調補宜對症
近年來,小兒冬季調補受到專家和家長們的高度重視。中醫認為,對某些瘦弱的小兒來說,冬季滋補藥物確實可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
但是,中醫反覆強調,冬季小兒用滋補藥應根據不同對像加以選擇。例如,小兒有濕熱症,應選用清熱利濕的中藥,使之熱濕化,否則會引起胃納更差等副作用。
小兒生理特點為「脾常不足」,也就是胃腸消化吸收功能易紊亂。脾虛小兒常見消瘦、食慾低下、面色萎黃、大便不調等,可選用健脾和胃的中藥或食品,如太子
參、白朮、茯苓、山藥等,同時可加些運脾化濕的藥,如蒼朮、陳皮、砂仁等。血虛在小兒時期也不少見,表現為面色蒼白、疲乏、夜睡不安、納差、舌質淡等,可
用補氣養血的藥或食品,如黃芪、當歸、首烏、雞血籐、仙鶴草、桂圓、紅棗、烏骨雞等。腎虛的小兒常見遺尿、怕冷、手足不溫或面色潮紅、便秘等,給予補腎陽
或腎陰的藥或食品,如補骨脂、菟絲子、核桃仁、甲魚、熟地等。
41冬季受孕婦女宜補陽光
冬季受孕婦女宜補陽光。其科學依據為:
有專家認為,一年四季的變化,對人類受孕、懷孕和生育有著明顯的影響,春天是人類最佳的受孕季節。科學家們通過對650位試驗人工受精的婦女進行了4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接受日照時間的長短與受孕的成功率以及胚胎的健康有直接關係。
專家指出,從季節方面比較,春天受孕的成功率最高,其次是夏天和冬天,秋天最低。其原因是春天正是白天明顯變長、陽光充足的季節。所以,冬季受孕婦女宜補陽光。
冬季常見病的防治
42冬季宜注意瘙癢是疾病的信號
冬季氣候寒冷,有些瘙癢,特別是明顯的、持續性或復發性瘙癢,是各種疾病的信號,絕不能掉以輕心。例如,神經衰弱、腦動脈硬化的病人,常發生陣發性瘙
癢;部分慢性腎炎患者,進入尿毒症期可出現全身性皮膚瘙癢;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約有1%~8%發生瘙癢;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增高,易受細菌和真菌感
染,也易致皮膚瘙癢。
此外,平時無癢史而突發頑固性的全身瘙癢,皮膚表面一般看不到有任何變化,用藥物無效,應警惕癌症的可能性,特別是淋巴系統腫瘤,以及各種白血病、肺癌、食道癌,均有全身性瘙癢症狀。
43冬季抗寒防病三宜
第一,宜常喝姜棗湯。用10枚大棗、5片生薑,加水適量,煎濃湯,晚上經常喝,可以增加人體的抗寒能力,減少患感冒及其他疾患。
第二,宜在床頭擺放橘子或薄荷油。床頭擺放一些橘子,可以預防鼻炎,睡前剝幾瓣橘子吃,能化痰止咳。薄荷氣味四散,有止頭痛、鼻炎的功效。
第三,宜夜臥桑菊枕。以碎桑葉和菊花作為枕芯,可使人頭腦清醒,防止感冒,患感冒的人也容易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