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冬季宜合理食用蔬菜
在冰天雪地、寒風凜冽的隆冬時節,人體需要更多的熱能來維持體溫。蔬
菜是人體維生素的重要來源。但是,冬季蔬菜缺乏,綠葉菜更少,大白菜和蘿蔔成了家庭餐桌上的「主角」。經過長期儲存的大白菜和蘿蔔,其維生素有所降低,滿
足不了人體的生理需要。為彌補維生素的不足,冬季蔬菜的合理食用顯得非常重要。
第一,合理搭配選用。冬季,除了大白菜和蘿蔔外,
可選食胡蘿蔔、雪裡紅、芹菜及青菜等。在這裡要特別提到的是土豆。不起眼的土豆也含有相當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每天若食用300克土豆,即可供給人體一
天需要量10倍以上的維生素C和3~4倍的維生素B1。土豆還含大量的維生素E、葉酸和鐵、鋅、銅、鉀,營養相當全面。豆類本不含維生素C,但經發芽成豆
芽菜後,就會發生奇跡般的變化。如黃豆發芽後,維生素C每100克可高達30毫克以上(一般在16毫克左右),且胡蘿蔔素可增加2倍多,維生素B2增加
2~4倍。在綠葉菜不足的冬季,用各種豆芽菜來彌補維生素C的不足,是最方便經濟的辦法。
第二,合理加工烹調。冬季,為了保存蔬
菜中的維生素,蔬菜要先洗後切,切後即炒。急炒白菜,維生素C的損失率只有07%,連炒帶煮損失率高達76%。浸泡時間越長,維生素的損失越多。烹調蔬菜
要用急火快炒。敞開鍋炒菜,維生素C同空氣接觸後也容易被破壞,因此宜加鍋蓋。做菜湯時,水沸再放菜,可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另外,蔬菜要現炒現吃,回鍋
加熱會損失更多的維生素。
第三,科學儲存。冬季,保存蔬菜要掌握適當溫度,受冷會凍壞,受熱易萎縮,均會影響維生素的含量。一般
蔬菜存放在室溫20℃以上環境中,比在6℃~8℃環境中維生素C的分解速度要快2~4倍,菠菜在室溫16℃~25℃時,3天後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損失
85%以上;胡蘿蔔素損失25%左右,在0℃~3℃條件下則損失甚微。所以,蔬菜應儲存在陰涼通風、溫度較低的地方。
12冬季食用大白菜宜科學烹飪
多少年來,大白菜一直是我國北方百姓冬季生活中的主要蔬菜,被人們稱為「當家菜」。如今,一到冬季就全民動手大量儲存大白菜的景象,已被商場內琳琅滿目
的應時鮮菜所取代。不過,在雞、魚、肉、蛋的膳食中,科學搭配,經常食用大白菜,也會使人頓感清香爽口,利胃保腸,對促進人體健康極為有利。
大白菜營養豐富,除了含有維生素C、鈣、磷、鐵以外,還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糖和維生素B2。經常食用大白菜,對預防老年性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大有好處。大白菜中的維生素C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但是,營養學家們指出,冬季食用大白菜,讓人體充分吸收利用這些營養素,烹飪大白菜的方法最為關鍵。
第一,宜先洗後切。一般蔬菜在烹飪之前都是先洗後切,以保證營養成分不被丟失,烹飪大白菜時也是這樣。由於大白菜裡的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都易溶於水,若切後再洗的話,這些營養成分就容易損失。
第二,烹調宜加醋。在烹飪大白菜時,適當放點醋,無論從味道,還是從保護營養成分來講,都是必要的。醋可以使大白菜中的鈣、磷、鐵元素分解出來,從而有利於人體吸收。醋還可使大白菜中的蛋白質凝固,不致外溢而損失。
第三,宜用開水焯。平時人們做大白菜,有時用熱水燙,有時不燙。研究者發現,烹飪大白菜時,用開水焯一下,對保護其中的維生素C很有好處。如果是用熱水
燙,最好是用開水。因為,大白菜通過加熱,可產生一種氧化酶,它對維生素C有很強的破壞作用。這種氧化酶在溫度65℃時活動力最強,而在85℃時就被破壞
了。所以,用熱水燙大白菜,一定要用沸水,不能用溫水,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大白菜中的維生素C不被破壞。大白菜中的維生素C是相對穩定的,但是,熬白菜也不
要時間過長,醋可以晚些放。
13冬季食用冬筍宜科學搭配
寒冬時節,被譽為「山珍」的冬筍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上賓」。冬筍是筍中「皇后」,相對於春筍而言,其肉質更為細嫩、鮮美,營養更加豐富。因此,冬季宜常食筍。其食用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宜科學搭配。例如:
第一,冬筍枸杞肉絲。配料:冬筍250克,枸杞子30克,豬肉250克,生薑、蔥、素油、食鹽、味精、料酒、白糖各適量。製作方法:1將枸杞子清洗乾
淨,去雜質、果柄、泥沙;冬筍洗淨,切成1厘米長的細絲;豬肉洗淨,切成絲;生薑、蔥洗淨,切成細絲,備用。2將豬肉用濕豆粉抓勻,掛上豆粉漿,備用。3
將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熟時,加入生薑、蔥煸香,隨即下入豬肉、炒變色,下入冬筍、食鹽、味精、料酒、白糖、枸杞子,炒勻即成。具有補肝腎、
明眼目、化痰的作用。適用於視物不清、咳嗽、痰多、面黃肌瘦、皮膚不潤等病症。
第二,冬筍雪花雞湯。配料:黨參15克,雪蓮花
10克,人參6克,薏苡仁30克,冬筍50克,雞肉200克,生薑、蔥、料酒、食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製作方法:1將黨參、雪蓮花、薏苡仁分別按量配
齊,前三味中藥洗淨後,黨參、雪蓮花切成1厘米長的節,人參切薄片,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口;薏苡仁用清水淘洗乾淨;筍洗淨,切成4厘米長的節,備用。2將
雞肉洗淨,去毛及內臟,放入燉鍋內,加入藥包、冬筍、生薑、蔥、料酒,再加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50分鐘,加入食鹽、味精、胡椒粉攪勻即
成。具有祛濕壯陽、補中益氣、舒郁化痰的作用。適用於腰酸腿軟、體弱乏力、風濕性關節炎、陽痿、婦女月經不調、心悶有痰等病症。
14冬季宜吃哪些水果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冬季,帶有保健醫療性質的水果要數梨和甘蔗了。
第一,梨。梨又名快果、果宗、玉乳,主要含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等營養成分。中醫認為,梨性味甘、微酸、涼,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適宜於秋冬季
節發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痛、大便燥結等病症更為適宜。另外,梨還有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所以,對於肝炎、肝硬化患者來說,
梨作為醫療食品經常食用很有好處。
第二,甘蔗。甘蔗又名干蔗、竿蔗、糖梗,主要含糖分、無機鹽、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甘蔗性味甘、寒,具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對於低血糖、大便干結、小便不利、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
15冬季養生宜多食用紅棗
冬季多食用紅棗,可以彌補人體維生素的不足。研究表明,紅棗中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的含量大大高於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含有生物類黃酮物質,能保護維生素C不受破壞。因此,人們把紅棗譽為「天然的維生素丸」,是人體抗衰老的補品。
中醫認為,紅棗具有益氣養血、健脾益智的功效。民間有「一天吃三棗,終身不顯老」之說。紅棗味甘性平,能調百味。紅棗既能滋補養血,又能健脾益氣,抗疲
勞、養神經,還有保肝臟、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的功能,特別是對於貧血虛寒、腸胃病等病的防治十分有效,長期服用可使人延年益壽。
16冬季宜常吃松子
松樹是長壽樹種之一,常與柏樹一起被人們作為長壽的象徵。
松子是松樹的種子,也是冬季人們養生保健的佳品之一。
中醫認為,松子性味溫甘,具有補虛養陰、潤肺生津、滑腸通便的功效,是一種滋補強壯的良藥。據古代醫書記載,常食松子的老弱者能鶴髮童顏,潤膚美容,延年益壽。
松子營養豐富,食用價值高。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每100克松子富含蛋白質167克,碳水化合物98克,脂肪635克,還含有鐵、磷、鈣等礦物質及豐富的
揮發油。松子所含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要成分,這種脂肪酸能促進膽固醇代謝,消除動脈血管壁上的沉積物和皮膚上的老年斑。